敦煌是跟小孟哥和木心一起去的——挚爱和挚友,敦煌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是我毕业旅行的第一选择,作为梦想成真且拥有这三个完美的元素,这段旅程本应是完美的。
但是刚到敦煌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到的不是美梦终成真的快乐,而是干燥的鼻腔和堵塞的呼吸,敦煌迎接我的是它独有的燥热天气。作为一个南方姑娘,在北京实习半年多,也算是经历过北京秋冬干燥大风的季节,但是这个世界的诡谲之处就在于,总是会在经历和旅程中刷新着你对它的认知——敦煌成为了我目前去过最干燥的城市。
而短短三天多旅程,就在不断的喝水依然干渴,然后不断的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度过。参观莫高窟的间隙,坐在九层塔旁的树荫底下,我们携带的水源只剩下三分之一水壶,小孟哥把仅剩的水都递给了我,它并不清甜甚至略带已被烈日烤炙的塑料味,却在那一刻最为实际地抚慰了我干涸的喉咙和心。
而我的小木心,和我经历过两次露营暴雨的她,我们最狼狈的时候一次仓皇夜宿长廊,一次睡在并不舒适的大巴车厢,我心里略带抱怨,但她依然乐观开朗,让同行的我也深受感染。她在我心中是最为坚强柔韧的女子,却也在坚持参观了十几个洞窟之后,水源殆尽而央我说:“婷,我们不看了,出去买水吧。”
敦煌的昼夜温差极大,而居住的家庭旅馆竟然只在大厅有空调,这些加强了这次旅途的不适。所以俗人如我,对于莫高窟,如今留在记忆里最深的不是九色鹿的传奇,不是绝美的飞天莲花藻井,也不是一个个精美绝伦的壁画,而是经历过的最为燥热的天气。
这让我更加佩服生活和居住在那的人民。
敦煌房价很低,4000左右,家庭旅馆的管理姐姐在房地产公司工作,不爱多说话,却能看出是勤勤恳恳认真工作的好姑娘。附近纪念品商店的老板热情地给我留微信,说等过几个星期李广杏上市之后,可以第一时间找他买,给我最优惠的价格。
在附近的农贸商店买西瓜,蔬菜和水果价格并不因为燥热的天气而昂贵,而且牛羊肉的价格非常低。夜间散步在党河(敦煌人的母亲河)边时,因为昼夜温差的原因白天都躲在屋子里的敦煌人,好像一下子被放了出来,蜂拥而出,河边都是纳凉休憩的人群,行走在其中,体会的是敦煌真真实实的生活气息。而褪去了燥热的敦煌和我们所有的内陆小城一样,平静安宁,这一刻我仿佛也找到了此次旅行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