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who are you?
我是谁,不仅仅是我叫什么,我的身高,兴趣爱好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包括我是怎样得到这种认知的。并指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并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作者在这一章想说的是我们的思考方式,认知主要受哪些方面的影响。
例举了几个方面
1.身份,所处环境的影响
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不同的国家等等
2.群体文化的影响
群体文化包括大众传媒,电视剧,广告,网络等等。人们在接受这种群体文化的价值观时并没有经过太多思考,有一定的盲从性。
3.自我认知
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在哪门科目的学习上是笨的话,她就真的会表现出笨的一面。一个教育家通过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的观念真的就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上表现的更好。
4.早期生活的影响
这里讲述了如果一个婴儿在小时候应该被好好的照顾,婴儿时期的照顾,爱对婴儿长大以后的影响非常巨大。《巨婴国》里也提到过,母亲应该对婴儿提供无微不至的关照,这对一个人影响非常非常重要。
按照婴儿的不同的照顾情况,他有如下四种感觉
I'm not OK – You're OK.
I'm not OK – you're not OK.
I'm OK – You're not OK.
I'm OK – You're OK.
只有当婴儿得到了母亲的关爱及很好的照顾之后,他才会有,“我是好的,你也是好的”这种认知。如果没有受到照顾,受到冷落,婴儿会缺乏活着的理由。
5.独立个体
独立个体不是简单的“做自己的事情”。简单的做自己的事这种定义忽略了我们其实在被环境所引导而忽略了内心深处的想法,并且将这种做自己的事情伪装成我们内心想法。
成为真正的独立人格的四个建议:
1.不管一个人,一本书的观点及其它事情多么的有吸引力,在未经过自己思考判断前,不要盲目相信
2.思考一下你自己的观点,反应,为什么你会持有这个观点以及这个反应,是不是模仿谁,或者从电视里学来的。如果是,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受影响。
3.思考一下,是不是还有其它的观点,及反应。
4.其他的反应是不是比第一反应要好?在你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要避免自己固有思维的影响。
1.Tree your first reaction to any person, issue, or situation as tentative. No matter how appealing it may be, refuse to embrace it until after you have examined it.
2.Decide why you reacted as you did. Consider whether you borrowed the reaction from someone else – a parent or friend, perhaps, or a celebrity or fictional character on television. If possible, determine what specific experiences conditioned you to react this way.
3.Think of other reactions your might have had to the person, issue, or situation.
4.Ask yourself whether one of the other reactions is more appropriate than your first reaction. And when you answer, resist the influence of your conditioning.
差不多就这些吧!感觉自己将英文的意思表达出来还是和原文的意思有点差异。
而且我看的这个电子版也不知道是第几版,和我买的纸质版的目录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