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围棋兴趣班,暑期的时候上课时间是晚上六点半到八点,慢慢进入秋季后,学校也开学了,有家长在微信群里面向老师提建议,可不可以把上课时间提前一点,最好五点半开始上课。老师征求家长的意见,大部分家长觉得六点半是有些晚,但是五点半又有些早,老师最后折中,六点开课。基本上在群里就这样初定了。
上课结束后,老师向家长确定改时间的事情,老师还没开口,一位很漂亮的妈妈气冲冲的进了教室,暴躁的发牢骚,说上课时间晚,回去孩子还要写作业,再洗澡睡觉会熬的太晚!
这种兴趣班孩子的年龄跨度比较大,有四五岁的,有七八岁的,每个阶段的孩子放学的时间不同,每个学校布置的作业量也不同,父母的下班时间也不会相同,众口难调,老师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家长都满意,只能兼顾大部分人的意见。而大部分家长也都会调整自己的时间,毕竟一周只有两节课。
确定上课时间是六点后,这位美丽的女士狂风般的冲进了棋院院长的办公室,具体交涉的结果是什么我不太清楚,最终上课时间时间没有改变,仍是六点,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她给孩子调到其他时间段的班上去了。
围棋班上有一个孩子,相对较大,每次上课特别调皮,经常插话打断老师,不好好坐着听课,一不留神他就窜下座位,老师每堂课都会为他耽误了不少时间用来维持课堂纪律,有些心直口快的家长也向老师表达过对这个孩子的不满(有兴趣听课的家长棋院里允许旁听),毕竟这种班都是花相对较多的钱来上的,家长们觉得他耽误了时间。
学围棋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男孩,我也是男孩的妈妈,男孩长大了调皮一些是正常的,我们自己在上学时期,班上也会有那么几个特别调皮的男孩。只是我一直有些好奇,这些孩子的家里,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模式,家长与孩子之间,是怎样交流互动的。
昨天晚上,由于下雨,我提前送孩子到棋院,进了教室之后,老师还没去,教室里面有两个孩子在疯闹,其中一个是那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一位家长坐在旁边刷手机,正是那位美丽的女士。
教室本来不大,又有桌椅,两个七八岁的大孩子跑来跑去的打闹,我真怕误伤着自己的孩子(不到五岁),一边心惊胆战的把孩子挡在身后,一边提醒两个孩子别在教室里面疯。那位妈妈不耐烦的吼了孩子一句,两个孩子安静下来了。
我这才确定她是那个特调皮孩子的妈妈,于是暗暗观察他们母子的沟通方式。
这位妈妈一直在低头看手机,孩子时不时和她说一句话,她也是不抬头的敷衍,孩子打闹的时候她就一脸不耐烦的吼(不是骂但语气不好)孩子几句。
我很惊奇,她居然和孩子没有任何的眼神交流。也惊奇她居然全程没有一丝笑意,我之前见过她几次,也从来没见她笑过,一副全世界都欠她钱的债主模样。
这位女士穿着入时,看起来经济条件不算差。我不太清楚她为什么会一直把不愉快的情绪都写在脸上。
一个人在落魄的时候,自觉社会对他不起,深深憔悴,行为乖张一点,也是有的,可即使那样,也未必能够得到别人的原谅。
都说爱笑的女孩(女人)运气不会太差,其实是爱笑的人心态好,什么事情都会往好的方面去想。
人生在世,岁月长,衣衫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像这位女士这样把不愉快当作了常态,最终还是为自己的心态买单,苦的还是自己。
有一本育儿书叫《男孩的成长99%靠妈妈》,虽然不能说有这么绝对,不过妈妈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确实是最大的,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会影响到孩子的习惯。
这个孩子如此喜欢捣乱,我觉得和妈妈平时的忽视分不开,孩子觉得没有受到妈妈足够的关注,所以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吸引妈妈的注意,这个坏习惯一直延伸到课堂上了。
孩子在不同的时期所需要的关爱方式会不同,在幼儿时期,是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这位妈妈并非没有管孩子,可是这个“管”不仅仅是吃穿用度的生活照顾,孩子的情感需求更重要,缺爱比缺钱更可怕。
从小没能吃到糖的孩子,长大后会更渴望糖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