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听说安娜,是来自一个很老套的故事,女人很漂亮,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很多岁的事业有成的男人,许多年后,女人出轨,男人不同意离婚,女人很痛苦和情人在一起生活,情人慢慢的把重心放在了事业上,女人卧轨自杀。
当真的认真的捧起这本书来看时才发现很多东西和自己的认知并不一样,安娜是主角,但她只是作者牵起整条线一个线索,所以在安娜死后,还是有一部在写列文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了整个故事。
故事题目是《安娜.卡列尼娜》,因译文不同,还有的叫《安娜,卡列宁娜》,不管是哪个,意思都是一样的。安娜,卡列宁的妻子。作者似乎是在谴责安娜的行为,她想要摆脱卡列宁,可书名就定为了卡列宁的妻子,真的是很讽刺的一件事。
故事一开始是安娜的哥哥和家庭教师偷情被嫂子陶丽发现,哥哥不得已写信给她要求她调解,就这样安娜坐上了到莫斯科的火车,到站后见到了伏伦斯基,他是一个翩翩贵族少年,对安娜一见钟情,之后的宴会中对安娜表示了好感,安娜是拒绝的,在帮忙了解决了哥哥的问题后急忙回了家,却没想到伏伦斯基跟着她到了彼得堡,开始了狂热的追求,她终究是和他在一起了。
故事除了安娜和伏伦斯基之外,还有列文和吉娣的故事,列文是一个热血青年,对什么都充满了信心,希望通过改革来帮助农民,可没有人可以理解他,所有人都在泼他冷水,但他最难能可贵的是没有放弃。好像在他对待吉娣的感情,在第一次求婚失败后,虽然很难受,但他终究还是忘不了,在吉娣静养过后,他再次求婚,终于抱得美人归。列文是作者的象征,代表了一切的美好和正义,他是贵族,却远离城市,他是农场主,却甘愿自己陪农民干活,还尝试把土地租给农民,他和以往的那些人都不同,他是独立的,有思考能力的,渴求改变的人,他不在乎周遭对他的评价,他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是他在事业上的表现。在感情上,他表现的就没有这么果断了。
他喜欢吉娣,却因为被拒回到了乡下,他尊重哥哥,却害怕的连哥哥的最后一面都不敢见,甚至在吉娣得知要去看他哥哥时,他都拒绝带她去,可最后却是吉娣照顾了他的哥哥,解决了他苦恼的问题。他哥哥的死带给他的是哲学上的思考。
吉娣则不同,她是一个很单纯的少女,她一开始就欣赏列文,但妈妈却让她选择伏伦斯基,她果断的拒绝了列文。当知道伏伦斯基选择安娜时,她感觉受到了很大的侮辱,病倒了。父亲为了治好她,全家一起出国疗养,在那家医院里,她终于懂得了放下。她结识了善良的华仑加,在她的影响下,她帮助护士照顾病人,和病人们和协相处,收获了很多,在这里她还第一次见到了列文的哥哥尼古拉。为他们两个之后的见面做了铺垫。在吉娣回国以后,和姐姐陶丽在乡下生活过一段时间,让她不由地再次想起列文,直到列文出现,向她再次求婚,她终于可以和他在一起了。当他们结婚以后,她不再是娇滴滴的大小姐,她开始操持家务,虽然这让列文不开心,也让他的佣人不高兴,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人不喜欢她了。和列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分歧是关于是否去看尼古拉的事,最后还是一起去的,她看到了那个在疗养院见到的男人,此刻已经枯瘦的不成人形,尽心尽力的照顾他,送了他最后一程。之后的日子总是不错的,生活总是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比吉娣,陶丽过的就比较不幸,她丈夫不足够爱她,总是改不了在外风流的习惯,好在最后她明白了这一点,做了最正确的决定。
这整部书就如作者的第一句话一样:“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