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罗振宇的骗局”起火了?恩,我就知道会有人觉得自己被骗了,因为在罗振宇将知识打包兜售之后,它就成了商品,而知识付费,其实就是商业。商业之中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货,尤其是这种号称能让人牛逼的货。
其实知识作为商品并不奇怪,古往今来靠着兜售自己的学识,成为富翁的也不在少数。罗振宇做得比较绝,不光兜售自己的,还把别人的一起拿过来兜售,一下子做成了知识的批发市场。
知识既然是商品,必然要有一定的营销手段,哪个商人不想多卖点货,多挣点钱?而知识的营销往往会取得更多人的关注,因为它不是个消费品,它其实是“资产”,而且是潜在收益无法估量的资产。正因为它不可估量,所以很多人都会抱有极大的幻想,当面对那些营销中所采用的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词汇时,就会心砰砰跳,感觉美好的未来近在咫尺,比如:财富自由、掌握未来、读通XX本书、精英、短时崛起,等等。这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谁不想达到这些目的呢?而人们对商品这个东西,从来都是买到了就是自己的,没有什么多余的步骤。可知识不一样,它需要主动吸收,而且光吸收还不够,还要融合,发酵。很多人都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往往坚持不住,而且每个人在后面的步骤,需要付出的努力又不一样的,这当然会让很多人觉得自己被骗了。
对于知识付费的讨伐,其实应该在于它的营销手段上,但是,如果不采用这些手段,谁又会花钱买?当你拜武林高手为师时,他若明确告诉你要苦练3年,将有小成,你会不会转身就走?武侠和网络小说,看起来之所以过瘾,无疑是主人公打怪升级的过程刺激到了每个人想牛逼的心,一边看一边想“我要是有这际遇多好,我要是能这么快提高多好,我要是有这桃花运多好。。。”。正是因为有太多的人想要快速实现逆袭,才让知识付费有了市场,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有多么的焦虑。可焦虑的人又怎么能安心去吸收,融合,发酵呢?所以,当知识付费采用了营销手段之后,吸引到的主要客户,其实是一大波想要快速逆袭的屌丝,这就注定会让知识付费成为众矢之的。
至于那些力挺罗振宇的,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一个商品,有觉得好的,就会有觉得坏的,对立总会存在,再和谐的内部都会存在矛盾,何必费尽心思去转变他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如果知识付费,真的让很多屌丝实现了逆袭,那谁来搬砖?你们这帮靠着知识挣钱的人,还怎么挣钱?更不知趣的是,挺也就挺呗,非要说那些咒罗振宇的人,其实是自己不行。废话!行的人还用去知识付费么?一个深受ED折磨的男人,看到狂插不射的广告自然会想尝试一把,在服药之后发现依然硬不起来,当然会破口大骂“假药”。这个时候,你说其实是他自己的武器不行?
从长远来看,知识付费其实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这打压了那些读书无用论的势头。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注重知识的积累,全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近了。但是孔子弟子三千,成名的就那么几个,同样的,再好的速成宝典,可能成就的人也很少。更何况,简单的看一些精要就想成为大牛,做梦的成分实在太大。
面对知识付费,我们要摆正观念,它其实就是商业,商业之中就会利用人性的弱点,如何避免被忽悠,以及识别虚假广告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