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人生最大的枷锁是什么。而今天读到李笑来老师的回答---人生最大的枷锁是缺乏感觉感,一时间竟有些回不过神来。
李老师认为,低等动物因为没有视觉盲区(因为它们的眼睛长在两侧)而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它们只能活在永恒的当下。而人因为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而能够深入思考,所以人可以活在昨天,今天,乃至未来。这个问题如何与安全感扯上关系?原因是这样的,因为人有视觉盲区,那自然就不会百分百安全,所以说,人类在进货过程中其实是放弃了一部分安全感。同样,一个人也只有放弃某些感觉感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我们的父辈们一再希望我们能有份稳定的工作,比如教师,公务员...似乎在他们眼里,只有这样才会百分百安全。然而,如果我们真的按照他们的意志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或许一辈子都看不到更为精彩的大千世界,再寒碜点说,或许一辈子也不会有发财的希望。而很多人明知道那不是自己想走的路,还是会顺从父母的的意志,本质上讲,是孝顺吗?其实也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他害怕走自己的路,万一跌了跤,非但落埋怨,还会失去父母的保护。细想想,这个分析其实蛮有道理。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各种各种的不安,比如说每天要刷朋友圈,刷热点,生怕跟别人没有共同的话题,再比如追求完美,总想着有了百分百的把握才肯出击。事实上,完美的本质就是脆弱。如果要等有了百分百把握再去考试,怕是这辈子也没有准备好的时候。
与人合作的过程中,你需要放弃一部分安全感,选择相信你放弃的这部分不会被合作伙伴所利用。而那些死死握住全方位安全不放的人,只能事必亲躬,也不可能赢得真正意义上和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压根就不要跟没有安全感的人做生意,不要跟缺乏安全感的人结婚。
我本身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但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会严重到成为枷锁。在被点化以后,我仔细想想,其实这个枷锁我一直背着,只是太过习惯,不觉得累罢了。
我的缺乏安全感有以下表现:
1.追求完美,在乎别人的评价。如果自己犯了个很低级的错误,可能别人已经忘了,可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再比如有人说你身上这件衣服不好看,我可能多一分都不想多穿。
2.逃避做决定。假如我给孩子买衣服,在A和B犹豫不定的时候,我常常把决定权交给别人,很多事明明是自己的,也非要在别人肯定后才会坦然。
3.害怕与人发生分歧。不想刻意讨好任何人却也不想得罪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保持中立的态度,虽然内心可能很坚定自己的立场。
4.害怕依赖别人,如果一件事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内心就会坐立不安,除非自己能证实绝对没问题。
细想起来,若不是总在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我可能会比现在多做很多事,比如刚毕业去大城市闯闯,再比如接触更多人,在一件事上做更多的努力和坚持。现在想来,那些爱拖延,爱放弃的人其实内心也很脆弱,很多人没有开始仅仅是因为害怕失败。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至少想做出三个改变:
1.尽量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可以参考,就算跟别人发生分歧,也要坚持自己做决定。
2.尽量独立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比如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学一门完全不了解的技能。
3.不再追求别人眼中的好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挑不出毛病的人一定也不会有明显的优点。
缺乏安全感是人成长的最大的枷锁,而比这更可怕的是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
借用两句话结算今天的反思:
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的观察、思考。
补充一点小感悟:
今天大姐家刚刚研究生毕业的闺女一个人回北京,3月份就要参加工作了,在群里顺便汇报了一下行程。
中午的时候,姐夫在家族小群里传了一张照片,并引导外甥女“向xxx姐姐学习,把工作干好。”消息刚发出来,正好被我看到,我随即补充到“做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最闪亮的星。”
3秒过后,外甥女浮出,回到“我就是报告一下到高铁站了,你们咋还上起了价值?”
看到外甥女的反应,我瞬间觉得自己好尴尬,似乎姐夫和外甥女应该也会有点尴尬。
姐夫的尴尬在于,自己的女儿原本就很优秀,要去孩子向任何人学习,感觉都在像否定自家姑娘的能力。(事实也是女儿一直感觉不到来自父母的认可,虽然自己足够优秀。)
我的尴尬在于,说那句的话的本意是想呵护外甥女的自尊,但是孩子的反应像一面镜子瞬间反射过来的光芒告诉我“原本自己就不曾受伤,其实真正受伤的人是你自己。”难道不是吗?很多时候,人会把自己的认知当做别人的感受,而不知道别人比你强大得多。还有一点,我说这句话有意义吗?我是那颗最闪亮的星吗?不该忽略一个事实,你说的话正确与否其实远没有你是谁,有没有说话的资格来得重要。所谓人微言轻,人不能处处乱用话语权,而是要用提升说话的分量。
外甥女有没有尴尬,或许是面对生于不同年代的亲人,竟无言以对吧。
以后再说话,我是该好好想想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