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炒鸡蛋,是先炒鸡蛋,还是先炒西红柿?炒菜的时候遇到了这一难题。然后果断的先炒鸡蛋,再放西红柿。把菜端上桌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老公,西红柿炒鸡蛋,你是先炒鸡蛋还是先炒西红柿”?
“我先炒鸡蛋,把鸡蛋炒熟起锅再炒西红柿。”
我的做法是先炒鸡蛋,但没有起锅再把西红柿放进去翻炒几下就放点水合上锅盖焖一两分钟。
结果这道菜不管怎样整,总能打上80分。这也可以算是殊途同归吧。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
比如做一道数学题,有常规算法,也常有便捷方式,比如清明回家,有人选择火车,有人选择大巴,当然还有人选择自驾,目的地都是那个叫家的地方。比如人生轨迹,我们可以选择千种万种的活法,最终也是赤裸裸地离开……
我究竟想表达什么,此时我也迷茫了。
有人说幸福的方式有千千万万,但模样都是嘴脸上扬,眼睛洋溢着亮光。之前有一项调查显示国民的幸福指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普遍较低的态势。很多人在外打拼,然后房价漫天升,自己仅凭一份工资根本找不到容身之地,这让大伙的幸福感打折。于是开始掀起一阵返乡务工潮。
看到这种情况,之前对回乡工作的千万种不满意才有了些许的和缓。都为幸福生活奋斗。殊途同归了不是?
鸡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外的娃儿混得也不怎么样嘛!他们的返乡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家里有什么好的呢?
至少房租电费水费那些比较便宜,吃的,喝的用的比较放心,空气也比较好,人口密集度也没有那么高。总之一句话:舒服。加上家里人自己也熟悉些,交流起来零障碍,而且找起对象来也方便好多,比起在外面的交往成功率高得多。俗人俗事这便是生活。
我们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有个家,家里有个她。
今日清明很多外出乡贤回家扫墓,自家没安排,简单的家务后陪伴孩子买了几件衣服,自己也入手了几件。日子平平淡淡倒也舒服。人活的最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自我舒服快乐的状态。
曾经别人说你很幸福,自己想都没想就反驳:才不是你看到的那样子呢。我每天要上班做饭,带娃,一年365天,全年无休。累都快累扁了,何谈幸福。可是朋友说你上班还能够做饭带娃,真好,能陪在孩子身边,像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外面。回家孩子都睡了。眼神有些落寞。
别人眼中的幸福就是你活着的模样。而你却常常羡慕别人拥有的生活。这样为着幸福,难以殊途同归。
下午趁贤哥睡觉的时间,折腾中国结。喜欢这点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斜卷结,这种结体变化多比较灵活,难度有点大。现在学着学着倒也想起时时跟学生讲的要思考要思考。于是在带贤哥睡觉的时间里,冥想斜卷结的做法。想不通就说明还得勤加练习总结归纳。斜卷结分左斜卷结和右斜卷结。单做结体比较容易,要整合一种饰品就比较难了。这就难在变化上。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