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新加坡之前,想象中的新加坡人能流利地说好英文和中文,他们是双语教育方面的佼佼者。由于长相和语言的缘故,使我这个中国人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但实际到了新加坡的街头,看到的,听到的主流语言还是英语,参观公共场馆,墙上的说明、影音资源基本也都是英语。如果你主动和新加坡华人说中文,一般能听到他们用语调比较奇怪的中文回答。在街头偶尔能看到些许汉字,仔细端详,有时还能找出几个错别字,仿佛小学生的作业,这和我想象中的双语国家并不相同。
短短几天的旅行让我对新加坡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小小的城邦竟然如此强盛,使我对它的前世今生非常好奇,也对它的缔造者——李光耀先生有了了解的兴趣。回国后,关于李光耀先生的书籍经常摆在我的床头,其中有一本李先生的书叫《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 新加坡双语之路》。
这本书集中探讨如何把英语作为第一语文,把华文作为第二语文来教导学生的问题。新加坡实行英语+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据李光耀先生说,这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任务,经过长期艰难探索,甚至一波波的政治风浪,调整又调整,改革又改革,才逐渐过渡成型。
1959年成为自治邦前,新加坡的学校分成四种不同语文源流:华文,英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整本书主要讲述了怎样经历各种风浪,坚持双语政策,并且根据情况不断反思,改革的历程。由于和我国国情有很大差异,这里不再赘述。
想讨论的是:在这个可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实验室发生的事情对我们孩子的英语学习有哪些启发?心心念念的双语教育,甚至是双母语启蒙之路目标是否恰当,该何去何从?
李光耀先生在书里总结了50年发展双语教育的经验,意图让家长了解学习双语是"零和政策"。
英文多用,华文就弱。华语多说,英语就没那么好,这是没有办法的。
一个人可以通晓多种语言,却只有一种主导语言,主导语言可以理解成用来思考的语言。就算以语言为专业的专家也不例外,他们的第二语文表达能力无可避免地会比较低。
读完这些文字,我再次确认,我所想培养的孩子,首先她的自我意识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她的文化背景是中国,未来要做合格的具备国际视野的公民没有错,但自身的价值观体系首先是东方的,因为她的根在中国。
记得在女儿3,4岁时,为了培养她听读英语书的习惯,我停止了中文阅读有大半年,家里只放英文书,动画片只看英文,晚间也要听着英文歌曲入睡。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个双语拉锯战中的极端做法。
在我的坚持下,娃终于习惯了英文书籍,可是在又可以看中文书后,她的中文阅读水平仍以英语无法企及的速度飞快进步着,几乎少有英文阅读的那种磕磕绊绊,而是从最初就能认读简单句子,到现在大致通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故事。使我不禁感叹:到底是母语,在读出一个句子前,娃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已经潜移默化积累了许多,而这是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不能比拟的。
但这并不是说不能同时学好两种语言,只是说不可能学得同样好,要正视这样的现实。
我一直对学校小学英语难度设置的如此之低颇有抱怨,认为这样是耽误了孩子的语言关键期。但要在大陆地区把英语学习提高到和中文相同的地位显然是不现实的,何况中文其实是一门远比英文困难的学科,需要大量时间去熟练掌握听说读写。于是在这个前提下,英语科在一二年级只是考察科目,整个小学阶段也设置的难度偏低。
我终于理解了我们国家教育界的立场和用心,也明白每个人学习语言的能力有不同,即使是智力相同的两个孩子,语言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差异,男女也很不一样。于是在保证语文课时的前提下,英文地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既然学校只能是这样,家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现在资讯如此发达,要给孩子营造一个人为的英语氛围并不太难。而且语言能力强的小孩不必跟着学校大部队的进度,完全可以学好第二语言,甚至是第三语言,只是不要抱着和母语相同的期望值就可以。
还有一点,既然母语是小时候持续说的那种语言,我也可以理解成妈妈说的语言。那么作为妈妈,如果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说两种语言是否能提升第二语言的水平?
比如用10%的时间和孩子用英语交流,也能帮助孩子扩大和英语的接触面。因为语言只有在生活中用,才是活的。这固然需要妈妈有勇气,有动力开口说英语,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自我提高的途径。大人说英语害怕犯错,但对着自家小孩应该就不那么紧张了,有时候我会围绕wonders教材中的话题和小朋友开展对话,有时候在洗澡时说英语,还有时候我会假装自己是个英语机器人,听不懂中文。。。
小朋友总是很兴奋,即使有时不会表达,也很愿意听妈妈说英文,这说明妈妈是非常好的语言媒介,如果有条件,尽量不要浪费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之所以努力学习英语,是为了助孩子有朝一日去海外求学,开眼看世界,和来自各地的人交流。我追逐的并不是要去另一个国度享受福利或拼命融入当地社会,因为英语说得再溜,也永远不可能变成外国人,即使看了很多原版书,对国外的文化和宗教知识也仍是比较粗浅的。如果只关注孩子的英文程度,却没有深厚的本国底蕴和文化,还是无法塑造孩子自信的,有活力的内心。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变成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