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通俗点讲,在农村,唢呐是个大活儿。不过,现在农村也很少能听到唢呐,随着时代的进程,它悄悄地躲起来。
在肖江虹《百鸟朝凤》里,描写了关于唢呐的故事,最后一代的消亡,实属可惜,可又充满了无可奈何。看肖江虹的故事,能看到社会底层的现实,表达着对农村的热爱,还有一份执着和一份纯粹。
游天鸣从11岁开始学唢呐,刚开始拜师时,师傅是看不上他的,让他用芦苇吸水,他的气不足,一碗水吸不完。他爹气得跌倒,还在哀求着师傅。师傅是看到游天鸣去扶他爹,眼角留下的泪水,才心软收下他的。
一开始,师傅让他练习吸水,在河面上吸。没多久,来了一个师弟蓝玉,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人,没练多久就已经超过他。
有一天,师傅拿出一箱子唢呐,挑选了一支给蓝玉,游天鸣眼巴巴地望着,却没有得到师傅的垂青。他偷偷地跑回家,认为自己没有本事学会唢呐。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他爹与同村的聊天,正在夸他肯定能学会《百鸟朝凤》。他无颜见父亲,又灰溜溜地回去。
从此,他更刻苦地练习。终于有一天,师傅取出一支极小的唢呐交付于他。
《百鸟朝凤》一般场合是不允许演奏的,一定是要给德高望重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且这首曲子,一代人也只传一位,那就是班主。
师傅年纪大了,决定选一个接班人。游天鸣以为师傅肯定会选蓝玉,毕竟他是那么聪明,吹得也好。出乎意料,师傅竟然选择了资质平庸的游天鸣,从此无双镇多了一个游家班。
师傅认为唢呐应该是要更为坚定的人来传承,蓝玉聪明机灵,可能坚持不了多久。讽刺的是,社会发展太快,农村办丧事竟然请的是乐队,唢呐班慢慢消退。
师傅知道游家班的人员散落,大多都出去打工,知道村里办丧事竟然不请唢呐班的时候,执意要找游天鸣,要他一起去接活。在一场庄重的丧事面前,师傅要求游天鸣演奏《百鸟朝凤》,架势摆足,所有人等待着,他却忘记了怎么吹。这一刻,师傅心灰意冷,知道这唢呐怕是完了。
当游天鸣的父亲去世,他对唢呐的执着,让游天鸣心生愧疚,他想重振唢呐班。虽然时代早已发生变化,可是传统的手艺也要留下一丝痕迹,于是,他到城里去找蓝玉。
听说蓝玉在城里办了一个厂,他在厂门口问路时,一个老头告诉他蓝厂长不在,抬眼一看,老头竟然是师傅,师傅也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
游天鸣知道在大环境的变化面前,他们只是一粒尘埃,他默默地往回走,在路上,听见一个乞丐正在吹奏《百鸟朝凤》,这或许是给时代吹奏的,传统手艺没落的时代,消失的时代,值得用这样盛大的仅有的曲子来恭送。
游天鸣小的时候学习不行,所以父亲想着给他学一门手艺。在那个年代,学一门手艺,就有一口饭吃。后来,大家都出去打工,随便做个活都比乡下种地赚得多,外面的机会大把的,大多数人流向外面的世界,接受新鲜事物,生活越来越好,传统手艺逐渐消亡,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人们只能随波逐流。
在书里可以看到作者对传统手艺的热爱,也有对消亡文化的心疼,所以他记录下这些在农村的故事,让他们在文字里留存。
后来,我在短视频里看到很多非遗的记录,我想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保存方式。我们在新启的生活里,也可以用另外的方式观看来时的路,它是一种传承,在农村消亡,但会以另外的形式留存,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