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娟散文集有感
听到两年不见的老友升职加薪的好消息,习惯性的寒暄问候完,又到了互相推荐书目的环节。他让我推荐两本书瞅瞅,想都没想直接推荐了李娟的《冬牧场》和《阿勒泰的角落》。
还记得第一次了解到这个作者纯粹是因为喜马拉雅听书中是杨晨老师的播讲。那段时间疯狂的迷上杨晨老师的播音作品,喜马拉雅一口气听完了路遥的《人生》、莫言的《蛙》、《丰乳肥臀》、梁晓声的《人世间》和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等。到最后实在没得听了,就点开了李娟这一本《阿勒泰的角落》。
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没有过于华丽的言语,平淡而真实的笔触一下把人带到了遥远的阿勒泰,茫茫戈壁中的冬窝子。于我而言,那实在是闻所未闻的另一个世界。我喜欢在上下班的路上听李娟笔下的世界,那时候,心绪仿佛跟着她走进了那片隐入尘烟。
茫茫的戈壁,天降的大雪,质朴的牧民,漫山的牛羊,跋涉千里的冬牧场。跟着她简单而质朴的文字,你会为牧民的女儿简单、朴实又有小确幸的恋情露出微笑,会为哪怕是一只羊羔一条小狗顽强而倔强的生命力而震撼,会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汉族女孩子深入哈萨克牧民经历为期三个月的牧民转场而心生敬佩,会为那样深陷地下条件简陋连生活用水都需要靠雪水融化的生活条件而担心,却又为游牧民族专属的信仰与庄严而感动。
那样冬窝子(用李娟的话说:就像地鼠的窝,只不过深的多并且有干草顶和木门,一般会在背风处的洼陷地挖建,这样的地窝子就是牧民们自由栖居之所。),那样基本的生活都需要拼尽全力去对抗的荒原,那个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生命之神抛弃的角落,照理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更多的是其荒凉与无助亦或是无奈与不安。
但是,在李娟的文字里,那些喷薄而来的生命力,那些朴实无华却又扣人心弦的生活片段,那样的文字将本属于国境另一端,甚至像是宇宙另一端的生活拉到了我的面前。
大漠、戈壁、牧民、驼群、雪夜、星光,那些我从未经历今生也许都不可能去经历的生活画卷,在我面前徐徐铺开,上下班的途中听着这样的故事仿佛开着开着车,我就即将穿越——穿越进入那片茫茫的未知的荒原,走进那个天山脚下的世界。
今天看到一句话:人生总要有一段不起皱纹的灵魂。李娟大抵就是有着这样灵魂的作家吧。她笔下的阿勒泰像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像却又不像,她却只像她自己。
唯一遗憾的是,本书的出版时间居然是2010年,时隔13年才看到这样的文字,实在是喜爱阅读之人的一大损失。好在,此刻并不是太晚。
感谢李娟,让我在2023年的冬日暖阳和春风拂面的日子里,走进了这样一片牧场,并,为之驻足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