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从独白开始的……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有什么春天的迹象,但风就真的不一样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特别想哭,我知道我是被自己而感动的。”
王彩玲是一个长相丑陋,但歌喉极美的音乐老师。她常常孤独清高,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如同异类一般,不受周遭欢迎。但她心中有一个梦想,一心想离开这座小城,走向北京这座大舞台。
然而现实是,她只感动了她自己。
“我知道我是被自己而感动的。”我对这句话感到熟悉。张爱玲也说过类似的话。在书中看到了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故事,就发现,张爱玲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张爱玲说过这样让世人感叹的话: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在我看来,她们把世界所有的对手戏,都演成了独角戏。她们爱上的,是追求梦想、站在舞台上的自己,是在爱情中自己的辗转、痛苦、忧思……
仿佛上瘾、中毒一般,它强烈的刺激着肾上腺素,让我们兴奋异常,以至于忽略了其他,毫不起眼的事物,乃至生活本身……我们不甘平庸,不甘生活的平凡……向往高远,却忘了脚下的大地。我们生长在这儿,又如何抽离于此?
最终还是唱了独角戏,一场自己的独舞,观众离席,对手出走,只能是感动了自己。
所以我总觉得,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总归是幸运的,但又是悲剧的。如果她幸运,那么她可能出身名门,所遭遇的都是幸事,那么一生还算顺遂。如果她不幸的话,那么她可能遭遇不顺,没有出路,选择什么,都将显得凋零落寞。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纯粹,完全无害,但又非常致命。
《莫娣》这部电影是另外一种感觉。这个女子心中聪明,嘴上伶俐,积极阳光,不介意世俗。有许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形容这位天生有着关节炎的女子。她形似佝偻,有点奇怪,但是她最终找到自己的幸福,并作画带给他人快乐,给自己以美誉。
这样的幸运并不多,但是她的欲望本身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她不像立春的王彩玲,她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她有一些小心机、有一些小品味、有一些小热爱,看着都那么令人觉得,丰富有趣。
她的内心并不贫瘠,也并不贪恋外界的繁华,她其实自给自足,安于自己的世界,也活在周遭人的世界,她并不痛苦,她简单,快乐。
如果王彩玲她热爱唱歌,安于自己所长,而张爱玲安于自己所有,不贪图别人给予的爱,那么她们可能都没有那么多悲剧性的色彩。
我们只要从一个人眼睛中,就能看出幸与不幸。上瘾总归是源于欲望,而热爱是出自内心所趋。戒掉那些不必要的瘾和毒,满足于内心的小欢喜,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电影中还有另一句独白: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但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
重温这部电影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二,写这篇文章是第二天,离立春还有一周的时间。春天,欲望开始生芽,万物复苏,蠢蠢欲动,我们总期待着点事情,但它其实和寻常一样。
我们找到了希望的一个节点,总是赋予仪式感般的去祈愿憧憬,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就在当下,难道不值得我们拾起,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