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虽然已经不记得自己那个时候多大,但是,动画片里的一些情景至今仍然很清晰:有个小孩有个魔术棒,他拿着魔术棒一指,同时心里默念他想要的东西,魔术棒就能够带来他心中念出来的东西。于是,我也砍了一个树杈杈,希望树杈杈是那个魔术棒的变身,能给我带来梦寐以求的玩具、零花钱、各种好吃的。不过,我至今还记得,我当时拿着那根魔术棒敲了敲自己的脑带:“我希望自己能够和别人一样自信的谈笑风生”
我小的时候爸妈忙工作把我扔给外公外婆,我成绩不是很好,也不怎么讲究卫生,鼻子上经常挂着浓浓的鼻涕,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别的小朋友就不愿意陪我玩,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不是很内向,就是大家都排挤我,不愿意和我做朋友,久而久之,我就变得不那么喜欢说话了,但是又希望有很多朋友。
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喜欢观察朋友多的同学,他们总是能够在一起谈笑风生,而我还是向以前一样,不那么爱说话,但是又期待有许多朋友。我感觉周围的人总是比我更善于交流,当我努力加入他们之中时,忍不住担心,思前想后,不知道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有时候自己说了一句话,害怕别人误解,会忍不住的再次说一遍,希望他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后来,我知道,我这种做法,这种会把话说第二遍,害怕别人误解我的意思,担心别人错误的的看待自己其实就是在讨好别人,害怕他会以为我有不好的想法,和我沟通的对象哪怕露出一点点怀疑的表情我都能难过好几天。
我想要那根神奇的魔术棒,我想要变成能够自信的和别人谈笑风生的人。
我找到了。不过,这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只因有个人对我说:”你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顿悟了。
我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我应该享受这种独特之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也没有完全相反的两个指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特征以及性格特点都不相同。每个人都是身体、精神、感觉、以及情感、心理的独特组合,和其他人都不相同。就像爸爸午饭只喜欢吃米饭,妈妈却喜欢米线,面条,说不定过两天就吃面包,我有些不解,向妈妈请教,她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总吃米饭太无聊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生活更是因为差异而精彩,沟通更是因为差异而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我的性格也就是这样,假若我重塑性格,变得特别外向,就好像指望一个一蹴而就的办法,最终收获的只是沮丧。
所以我需要做的只是尊重我自己,以我自己的独特之处去和别人沟通。
其次,既然我是独一无二的,那沟通交谈岂不是和婚姻一样,需要双方配合,一个巴掌打不响,为什么我要去讨好?
两个人交谈,不管何时何地,要做到有效愉快的交谈,双方必须共同付出努力。我想让自己看起来很自信那是人性使然的,多数人都让自己表面看上去风轻云淡,而实际他们内心并非如此。就像我有一个当学生会主席的朋友在大学的时候和我们校长面对面交谈的时候看上去很自然,谈完话就跑过来和我说紧张死了,不知道有没有说错话。。。。。我清楚的记得他的手心是湿的。好比水面上悠然自得游泳的鸭子,平稳的往前滑行,水面之下,它却在拼命地滑动双脚,一刻不停。
以前我总是会把交谈的不顺利归结于自己的原因,这样想的话,在交谈中浑身不自在,压力感就在所难免,如何做到平等的交流,就像两个人刚开始谈恋爱,一方一开始就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久而久之,就真的配不上了。应该做的第一步,只是把自己放在和交谈对象平等的位置上,然后共同付出努力,愉快的交流才更有希望,不是么?
最后,在交谈中,我更应该关注的是做自己,我没有办法让其他人喜欢我,只能说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对此我无法控制。我越是想要掌控他人,让他们喜欢我,越会觉得沮丧。
有个心理咨询师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说”你让我很生气“之类的话,因为这种说法不对。生气与否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的确可能导致他人的生气,但是,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反应啊。我们只对自己的反应负责,他人有怎样的反应是他们的选择。
在交谈过程中,我们没有办法让其他人喜欢我们,但是,我们如若关注自己,做真实的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对方就有可能回应这个”真实的自己“。如果对方的反应并不是我所期待的,那也不能说明我就是个坏人,这只能说明他做出了他自己的选择,对此我无法控制。我越是想控制,越会觉得沮丧。
愿你不再讨好你的沟通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