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随我心——下冰雹了

下午刚放学,打开朋友圈,好多发的都是信阳下冰雹了!拍的照片和视频中冰雹像鹌鹑蛋那么大,下得很密集, 实在罕见!不由得担心恶劣的天气会不会受灾?


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刚走到教学楼下,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把我戴着的鸭舌帽吹飞了,而楼梯口的厚重玻璃门也猛地被扇开,感觉人也是飘的,吓得我感觉又跑到教师里躲避一会儿才离开。光山也要下冰雹了吗?

话说这恶劣的天气——冰雹是怎么形成的呢?百度科普一下:
冰雹的形成
到底冰雹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冰雹必须在对流云中形成,当空气中的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高度愈高,温度愈低,水汽就会凝结成
液体状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断增高,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会凝结成固体状的冰粒。
在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的过程中,冰粒会吸附附近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逐渐变大、变重,
等到上升气流无法负荷它的重量时,冰粒便会往下掉,但这时的冰粒还不够大颗,如果这时能再遇到一波更强大的上升气流,把向下掉的冰粒再往上推,冰粒就能继续吸收小水滴凝结成冰。
在反覆上升下降吸附凝结下,冰粒就会愈来愈大颗,等到冰粒长得够大够重,又没有足够的上升气流能够再将它往上推时,就会往地面掉落。如果到达地面时,还是呈现固体状的冰粒,就称之为冰雹,如果融化成水掉下,那就变成雨了。由此可知,如果空气又暖又湿,
有足够的水分,加上旺盛的对流状态,就有可能产生冰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