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个月前,我报名参加了一个线上训练营。在训练营里,我们有“自主问答日”这样一个环节。在有一天的自主问答日,一位小伙伴提出了如下问题:
在知识付费爆发的背景下,你是否有过知识焦虑?各种买课屯课加入社群却没有实现价值内化甚至学完?如果有,你是如何处理这种焦虑的?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狠狠咯噔了一下,甚至有拍案而起的冲动。因为真的不能同意更多,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在说我呀。唏嘘之余,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厚着脸皮,扳着手指,默默数了一下近一年内自己报过的线上付费课程,一共有5个,内容涉及手账、时间管理、理财、手机摄影、化妆、开拓副业、思维变现等等。但是真正完整学下来的只有一个,还有一个由于当天没听,现在课程入口也找不到了,白花花的银子直接打水漂。心,在滴血。
后来关注了一下群里的其他小伙伴,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买课屯课的情况,有的比我更甚,内疚不安的心终于找到一丝丝的安慰。但是,谁的钱也不是风刮来的,毕竟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加班加点,一毛一毛挣来的。痛定思痛,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为了让后来者避免那些年我跳过的坑,走过的弯路,花过的冤枉钱,不再重蹈覆辙。
01知识付费浪潮的兴起
翻看了一下自己的网上买课记录,第一次是2016年12月在千聊live上买的《如何通过变身‘手账达人’ 来有效管理时间精力》。一方面是自己对画画有些兴趣,想研究一下手账里漂亮的排版和绘画,另一方面,想学学时间管理,让自己变得更高效,所以毫不犹豫就买下了这个课程。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开始关注这些知识付费课程,后来,又陆陆续续在其他平台上买了4个课程。一两年的时间内,各种知识付费平台和课程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得到、喜马拉雅电台、分答、知乎live、荔枝微课、简书以及各种免费或付费社群等等,内容涉及面非常之广,时间管理,写作,商业,语言学习,画画,早餐,摄影……数不胜数。每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在这些平台分享自己的知识技能,而每一个想学习,改变提高的人都可以在这些平台随时随地学习,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价格在几元,几百,几千,几万不等。
02为何总忍不住买买买
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海量信息,我们的思维模式还远未达到能够接受自如的程度,所以会带来一系列紧张感和自我强迫,觉得自己好多知识技能都要学。再加上,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对未来的不明确,都会加强这种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往往会让人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意愿。互联网时代,各种平台蜂拥而至,各类知识精彩纷呈;互联网时代也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轻轻一点,课程就能收入囊中。
我相信,我们买买买的初衷,绝对是纯洁无私高尚的,那就是对自我提升和自我改变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我们不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我们想挑战自己,突破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当然无可厚非,有谁会拒绝一个更好的自己呢?
有一句话说的好:投资自己是回报率最高的事情。你舍得给自己每个月买那么多衣服,那么贵的化妆品,难道就不舍得花点钱投资一下自己的大脑,武装一下自己的思维吗?说得真的让人有点无地自容。于是,一咬牙,一狠心,一冲动,就买买买。
现在的营销文案写的真是精妙,让你防不胜防,就落入它们的圈套。而且都是直接根据大家的痛点去宣传的,看到讲这个,不错,买了吧;恩,那个,我好像也用的到,先屯着吧;咦,这个学了是不是我也可以年入百万,试试看吧,不知不觉就囤了好几个课程。
知识付费,说到底,是把知识当做一种产品来买卖。而且随着现在各种网站、平台、APP的风起云涌,网购更加便捷,大家也更习惯于网购,经常一不留神,就按了付费键。网络课程的学习,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完全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现在很多课程都是可以永久保存,回看更加方便,利用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来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没错,我们总是这样高估自己。
可买回去之后,你真正开始学的有多少?坚持学完有几个?你真正的进步和改变又有多大?
03怎样才能避免买买买?
首先明确目标
做什么事都要带着自己的目标。你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为了成为这样的人,需要怎么样去努力,要学习什么知识,提升什么技能?然后把目标分解,关注最适合自己的,学当下最应该学的。
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想学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没学到。你看,你的好多课程是不是都还在屯着,或者半途而废了呢?
制定阶段计划
课程太多,想学的太多,有选择困难症的更是痛苦。建议先选择自己最迫切需要的,不要选太多,1-3个就够。
每一个阶段进行一个主题学习,持续精进。比如10-12月你的目标是解决时间管理问题,那就先不要报其他课,我的精力就只在时间管理这个范畴内,所有的阅读也是和这个相关,包括运用方法工具,让自己养成一个习惯,大概三个月为一个周期,自己渐渐养成了习惯,再学习下一个阶段的课程。
巧用预算思维
如果暂时明确不了自己的目标,找不到方向,忍不住想剁手,那就给自己来个狠招—每个月固定买课预算。比如,每个月给自己买课的预算为150元,通常这150元也只能参加一个99的课程,然后这个月只学习这一个课程的内容,并且用起来,等下个月想买课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个月的课程我真的实践好了吗?如果没有,我就不能着急学新的课程,下个月继续复盘这个课程。如果通过这个月学习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心安理得再买其他课程。
这样,不但节约了自己的成本,还倒逼自己把买过的课程学好,将开销集中在对自己当下最有益的地方。
04为什么越学反而越焦虑
多而不精内化弱
相信很多买课囤课的伙伴都有这样的经历,从开始对现状的迷茫,到后来想改变现状的渴望,于是就参加很多知识付费学习。可参加的课程越来越多后,就有种超负荷运转的感觉,不能及时的去消化吸收,反而变的很焦虑。
人的大脑很喜欢新鲜事物,尤其很多课程现在就是根据大家痛点去宣传的。很多时候,我们一看,就觉得,啊,自己缺这方面,赶紧学。我们学的是很多,但,往往多而不精。没有输出,没有内化。
来自同伴的焦虑
有时候,我们好不容易终于开始行动起来,有所改变的时候,又看到同一个社群或平台不断冒出一个又一个牛人。有的会做美美的早餐,有的会摄影,有的会做婚庆策划,有的会理财规划,还有的大咖几十万几百万粉丝……想想自己,连个拿得出手的技能都没有。忽然之间,可能就会变得很焦虑,以至于不敢在群内发言,甚至会出现大脑空白,看到问题完全没自己想法。
没有学以致用是根源
我们焦虑,因为学艺不精;我们焦虑,因为同伴比我们优秀。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焦虑的的真正原因在哪里?我们买课囤课的初衷是要努力学习,提高改变自己。但这些课程学完之后,自己真的有提高和改变吗?没有。只是把课听完了,笔记做的很详细,很漂亮,但具体到行动落实上,又有多少呢?我们经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我们学了很多课程,反而越学越焦虑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回想一下当初为什么要出发?我们的学习,有带来真正行动上的改变吗?
没有学以致用,没有行动上的改变。我想,这,才是焦虑的根源。
05如何避免越学越焦虑?
少,然后精
有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就变得焦虑、恐惧。
这种恐惧和焦虑,很容易让你走上买课囤课屯课的不归路,尤其在知识付费的浪潮之下。因为什么都不知道,别人说学了这个能赚钱,能提高能力,能改善人际关系,能锻炼口才,能提高写作……总之就是能让你变得更好。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时候,你焦虑的原因就是因为信息过载,学的太多。运用少而精的哲学,筛选信息,选择对当下最有用的,最适合自己的,持续精进,做到极致。
和自己比,和昨天比
身边的牛人越来越多,觉得别人都很厉害,自己好弱,于是变的更加焦虑。但是,你是否从另一个角度看过这个问题:不同的圈子里总是能找到特别牛的人,也许不是因为自己太弱,而是他们在这块研究领域比你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呢?如果是这样,他们比你厉害也太正常了。如果你也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到专注的精进,是不是也能比别人懂的更多?
所以,不要太着急,学会接纳自己,按自己的计划一步步的去执行,不拿自己去和别人做比较,只和曾经的自己做对比,这样慢慢的会消除很多不必要的焦虑。饭要一口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件的做,欲速则不达。每一天的自己,都比昨天好,足矣。
学以致用最关键
学习这件事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要在生活中实践才有价值。如果只学不练,那学到的也是无用的知识,不以实践为目的的学习都是“耍流氓”。读书就要试着分享出来,道理大家都懂,但你能说出来说服别人这就是能力;话大家都会说,但是你能说话并且能在众人面前演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这也是种能力。
学完之后,马上去用,快速地验证自己所学知识方法的有效性,得到反馈,而不是一直沉寂在学习的海洋中,久而久之迷失自己。现学现卖,且有成效,进而促使学习的积极性,再解决问题,获取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
当你所学有所用,你就会学习;当你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你就会精进;当你能自我精进,你就不会焦虑。
在一本书里看到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被贪婪吞噬了,我们就会淹没在无尽的痛苦中,挣扎着抓到一些不能救命的稻草。反倒是在纠结中找到自己的人,会要的最好,也最坚定,他们是驾驭欲望的人。”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驾驭欲望的人,驾驭焦虑感的人,借助知识付费的浪潮,持续精进,更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