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非常喜欢气球,以前每次出门,看到马路上氢气球总要买一个回家,有小猪佩奇,有小猫咪。后来,一次去看同事家小弟弟,同事随手抓了一包气球,“回家让爸爸吹气球玩儿吧”,于是,家里多了一包气球。
周末,闲来无事时,会给女儿打上一个,家里有专用的打气筒。老公对待女儿的所有事情都很谨慎,气球也一样,在帮忙打了两次后,严重质疑气球质量(确实塑料味比较重),直接丢掉了,为此我特意讲给女儿“看,气球质量不好,闻着臭臭的,对甜甜身体不好,所以爸爸丢掉了,以后爸爸再给买”,女儿使劲点头同意。
不成想,疫情来袭,女儿的气球还没买,大病毒来了,在家呆了一个多月,打气筒变成了女儿的玩具。今天女儿又拿出打气筒,冲着我使劲抽打,小手捂着鼻子,然后嘴里叨叨“爸爸”。“嗯,气球太臭,被爸爸扔了,等大病毒走了,爸爸再给买气球”,然后闺女满意笑笑,走开!
女儿快两岁了,现在逐渐进入敏感期了,特别是语言敏感期,但明显有些慢,总喜欢拿手比划,而我总能第一时间猜到女儿的意思。今天听了一堂微课,理解了孩子语言期迟缓的错误引导,这可能跟我的过渡观察孩子,解读孩子有关。
家庭教育,无处不在,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