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尔茹
最近看到很多言论都是针对这档新出的电视节目,起初只以为节目为了赚够噱头,直到完整地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相亲过程,三观受到冲击,对心灵的震撼无法言说。
金星在节目一开头便说,一人脱单,全家光荣。这生动地展示了我们这个社会对剩男剩女们的鄙视之感。
不过,这并不算什么噱头。
从男嘉宾家庭的出场开始,就让人大跌眼镜。幼儿园园长张禄带着自己的妈妈和二姨来参加相亲。妈妈并没有说太多话,一直板着脸。反倒是二姨,紧紧掌握了话语权,就如她自己所说,她拥有绝对的主权。在张禄相亲这件事情上,她说了算。而张禄带二姨来的原因之一是二姨有两个儿媳,有经验。
可是二姨一开口谈对女方的要求时,现场的女性观众都傻了眼。当然,身体健康、心地善良是应该的。然而下面一句却语出惊人:媳妇最重要的事,是要会干活。有干才有活,这五个字摆明了进这个家门干不完的活。这倒是也能忍了。可是一句“好看的脸蛋不出大米”简直惊讶到亿万女同胞。就如张禄说的,难看的脸蛋也不出大米呀。男嘉宾反复强调,他喜欢漂亮的。可二姨说了:婚姻大事,我的主权更大。
整场相亲下来,二姨的三观让人想要逃离。看看这一家脸上的表情,蛮横、不讲情理,二姨独揽大权。二姨所代表的那类女性,是所有未婚女性最想避而远之的婆家。用脚趾头都能想的出来,嫁到这样的家庭,婆家鸡蛋里挑骨头不说,事事都会干涉夫妻生活,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孩子接送上下学,这样的父母会全权干涉。婚姻没有任何喘气的空间。
另外一组家庭,妈妈一直反复强调自己是高级营养师,“手凉的女孩宫寒,如果生了女孩,孩子会不健康,如果生了男孩,会得疝气,所以不适合结婚。”当然我们知道她的话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生出来的孩子是否健康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样的三观真的不科学。如果嫁到这样的家庭,每天的吃喝拉撒睡是要被妈妈全程控制的,那种感觉,想想就不寒而栗。
40岁的女嘉宾一出场便吸引了所有男嘉宾和父母们的眼球。40岁的年龄,保养得如此之好,迷惑了所有人的眼球。可是在女嘉宾爆料自己的年龄和经历时,整个现场一片黯淡。23岁的男嘉宾鼓足了勇气要见她,可妈妈说了,希望儿媳能够给自己生两到三个小孩。面对40岁的女嘉宾,她心里可能会想,长的再漂亮,保养的再好,40岁了大概也生不出孩子了吧。呵呵,人家50岁生孩子的都一批批的。
这两个家庭的三观很明显就是:媳妇要“有用”,媳妇只是一个工具。你不用长的漂亮,只要你能干活,能生孩子,其他都可忽略。因为二姨说了呀,漂亮的脸蛋不出大米。
仔细观察这个社会中不幸福的婚姻,大多数都来自于这样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没有爱,不懂感恩对方的付出,事事只强调彼此的价值,只有责任没有情分,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都不值得感恩。这样的家庭,夫妻婚前感情再好,婚后也避免不了劳燕分飞。因为,父母事事都要干涉的婚姻从来没有好的下场。
那个喜欢上40岁女嘉宾的小伙子,第一次在节目中透露了喜欢成熟女性的原因——缺乏母爱。从小父母忙着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父母从未真正地去了解过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就如浩然所说,外表非常坚硬,内心却无比脆弱。母亲流泪感叹此刻才真正知道儿子缺少母爱。
而反观三号男嘉宾刘畅的家庭,我们就暂且忽略其父亲外交官的身份,忽略其本人俊美的脸庞得体的仪态。我们只谈这个家庭的三观。在这个家庭里,父母相爱,关系融洽,对孩子的教育更是无可挑剔,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出了一个有责任有爱心有担当的男人。这个男人阳光又积极,爱父母又爱家庭,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这个家庭的父母能够get到儿子喜欢的点,父母幸福,儿子也知道怎样才幸福。
在这个家庭里,父亲虽然是外交官,地位高高在上,但是父母关系和谐,家庭大事都是母亲做主。父亲其实整场一直很低调,但是知道儿子特别喜欢女嘉宾时,全程英文助攻儿子心仪的这位留学英国的女嘉宾。一句“You are the one."直接收获女人心。
十二姐说了,最高级的虐狗,不是他爱你,而是你嫁给他,他全家和他一起爱你呀。
除了这个家庭,我也很喜欢内蒙古民族那个家庭和男嘉宾李凯的家庭。印象深刻地是,妈妈第一个问题问的便是,介意嫁给少数民族吗?这样的母亲知书达理,懂得考虑对方的感受。那句”我会把你当做亲生女儿一样来对待”更是俘获多少芳心。试问,当今的婆婆,有几个敢说这样的话,又有几个能真正地做到这一点。能够嫁到这样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段婚姻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因素的,并不是物质,而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好的家境永远比不上好的家风。
正如萨提亚所主张的,一段婚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生的家庭。一个看惯家庭暴力的人,也会通过暴力来解决家庭矛盾。而一个培养爱的家庭,定会培养出三观不差的孩子。原生家庭在某种方面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到新的家庭里去。
有人形象地总结了现代婚姻里的四大不幸——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这四大不幸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如果子女在婚姻问题上多些主见,当妈式择偶就能减少;如果女人少些圣母心、男人在家庭方面多些责任,多些担当,保姆式妻子就能减少;如果男人、女人能够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就能够得到更多的父爱、母爱,就不会有更多的恋父、恋母情结;如果夫妻都愿意为家庭多停留一会,多爱对方多陪对方,何来守寡式婚姻?
可是我们的社会灌输的思想总是:男人事业为重,家庭、孩子都交给女人就好了。
我想说的是,一个男人就算事业再优秀,如果他的家庭不幸福,他整个人也是残缺不完整的。
就如这个社会对剩女的定位:你赚钱再多、地位再高,你不结婚,你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
只是,多少家庭都在培养妈宝男、巨婴男,多少父母都在以爱之名谋杀子女的爱。如果父母多一些放手,如果子女多一些主见,是不是我们就能够将新家庭的不幸减少那么一丢丢。
真正幸福的家庭,三观一定不要差距太大。
从日本归国的女博士,即使长相并不太美,思想有些二次元,但是好的性格与教养吸引了同样优秀的清华理工男。她的妈妈说了,男方的家庭一看就很和睦,很值得相处。
就如父母对我的期待一样,钱多钱少无所谓,对方家庭的氛围一定要好。
我想,现在的我们之所以在努力,之所以和世俗作斗争,就是为了避免那婚姻里的四大不幸——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就是为了能够自主地选择自己爱的人、自己爱的生活。哪怕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不如人意,我们也能靠着自己的本事东山再起。
一个家庭的三观真的特别特别重要。所以,睁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