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看了快两个月左右才收尾,下班地铁上,公司午饭后,等儿子上课的咖啡店,儿子做作业时,晚上家庭阅读时间,断断续续地读。
最近爱看诗词,故其中有些文段读起来是逐字逐句,除了苏轼的诗词,译者张振玉的文笔也是极具散文美感。
旅居海外的林语堂是作为一个对苏东坡带有偏爱情感的作者,对苏的一生进行盖棺定论,并一上来就说以此为乐,足见对苏实属真爱粉。
一 诗词
幼来读诗词,多为凄美、孤独、苦痛的基调。
自古诗人多磨难,逆境、困境、失意甚多,春风得意之时占少数。
然,常有八九的不如意,在苏的诗词里总能看到光亮。
能讲究,也能将就。
懂得生活,也能自嘲。
苏轼的很多诗词,放在今天,也颇有哲思的味道。
【风雨亦从容】
一生流离辗转,却未落寞,坦荡从容,把颠沛流离过成诗情画意。
遭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时,醉归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即景生情,写下这首喜欢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存一份良善】
还是在黄州,经历了官场迫害“乌台诗案”的劫后余生,借酒排遣心中苦痛”醒复醉”,却遇家童睡着,于是静立江边“倚仗听江声”,内存良善的温度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友人王巩被贬岭南,轼问“岭南应不好?”,答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内心安顿,随遇而安,皆为故乡。
想起李健的那首《异乡人》,有句“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便如是。
常常在下班回家的地铁里,单曲循环,看着车窗外繁灯,不觉有人生如梦境过隙的恍惚。
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子瞻的一生流离,如林语堂所说,却一生闪耀。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二 子由情
子瞻和子由,兄友弟恭,深情厚谊,彼此是对方多么重要的生命参照,亦是那么相伴相惜的命运共同体。
轼说,“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澈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这不是二孩最美好的样子吗?
一生相亲相知,笃情无间。
中秋月,醉怀子由,写下绝佳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兄弟二人遥分异地,却仍共邀一轮明月。
以月寄团圆,托思念,大抵追源至此。
三 人间有味是清欢
晚年自嘲“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被贬这三地时期基本是苏轼重要作品最活跃的阶段。
除了诗词
是美食家,贬黄州发明东坡肉、东坡豆腐;贬谪海南儋州发明烤生蚝,贬惠州成为吃羊蝎子的鼻祖,还日啖三百颗荔枝…
是书画家,古代书法和绘画同源,书法是“宋四家”之首,而画,则随心抒发,重在写意。
作者对其的赞美之言难以掩盖,道“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即使最难的境遇,也不妨碍活成一个拥有有趣灵魂和怡然自得的生活家。大抵是能让自己快乐的能力,难能可贵,又精妙无比。洒脱自在,旷达情怀。
读书之用,要么取悦内心,要么答疑解惑,这本书带给我的,多是安身立命的旷远绵邈,通透世事,深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