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东篱小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句话太过有名了,于是我怀抱崇敬的心拜读了这部大作——钱钟书的《围城》。
钱老说,在这本书中,他想写的是现代中国了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钱钟书先生的比喻用的太好了太精妙了,让人体会到中文的美。如果修辞大赛,钱钟书先生肯定能得冠军。
钱钟书先生把把读书人的小心思剖析的太直白,做学问的人喜欢计较,让人生气。
文中对于婚姻、生活中的各种不顺,都描写的太过真实。
难怪有人说过,如果一个准备结婚的人看了这本书还想结婚的话,那就说明心态上已经适合结婚了。
其实很多人在整本书看完之后,对婚姻生活有了很大的悲观情绪。
第一版的《围城》是1947年出版的。70多年前过去了,现在很多婚姻家庭仍然在重复着方鸿渐和孙柔嘉的故事。他们就像是现在很多无法融入大家庭的小夫妻一样。有着琐碎的争吵,对其家庭背景不满意,对其家庭成员看不上,难以应付大家庭中的婆媳,妯娌关系。
整本书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是一个留学海外的游子,衣锦还乡,在归国的船上,在上海,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后半部分在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后,从三闾大学到香港,特别是在上海的生活,简直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
作为切入点,我姑且挑其中一段来讲。我认为这个场面是故事的一个高潮。
在三闾大学工作了一年的方鸿渐,第二个年头并没有得到大学的聘约。于是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他的未婚妻孙柔嘉却得到了聘约。但是她决定跟他一起回上海。方鸿渐悻悻地从三闾大学离开,没有得到任何一位领导通知的真心挽留。
方鸿渐带着孙柔嘉到达香港,与老朋友赵辛楣相见了。恰巧又碰到了苏文纨。
一年前他们曾有过一段故事,但被方鸿渐的拒绝后,苏文纨火速嫁人。
面对这位曾经喜欢过的方鸿渐,苏文纨摆出了两副面孔,一方面与赵辛楣打的热火朝天,一方面故意冷落方鸿渐,同时用居高临下的眼光去打量他身边的孙柔嘉。
一年不见,苏文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没有了当时刚刚脱离学生时代而意气风发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社会圆滑,工于心计的人。
方鸿渐当年没爱过她,现在更加不会爱她。但是对于孙柔嘉对她的嘲讽依旧觉得刺耳。他们俩为这事又吵了起来。
再说说结局,很多人觉得这个结尾有点仓促,但是我觉得蛮好的。
没吃晚饭回到家中的方鸿渐和孙柔嘉吵架了,这次很厉害,动手了。神经麻木的他抛下瘫在沙发上扶头痛哭的孙柔嘉走出了家门。
饥寒交迫的方鸿渐再次回到家中的时候,孙柔嘉已经去她姑姑家了。留下方鸿渐在房间里感受孙柔嘉留在房间里尚未消失的怒容,哭声和说话声。
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慢慢的睡着了。
想到5个小时前,在回家的路上方鸿渐还想着,要蓄心待柔嘉好;而柔嘉在家中等他回来吃晚饭,希望他能和姑母和好。
这样的结局让人感觉方鸿渐从书中走出来了,变成了你自己。未来的生活会走向何方,他们也许费了很大的劲和好了,但是过不了多久肯定还会再次吵架,一次比一次严重……
他们吵架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梗。
方鸿渐的软肋是他太依赖赵辛楣了。三闾大学的工作是他介绍了,被自己弄没了。回到上海的工作也是赵辛楣介绍的,又弄丢了,最后又准备去内地投奔赵辛楣。这个软肋不断在被孙柔嘉提起,并骂他是赵辛楣的走狗。这是他们的一个梗。
孙柔嘉虽然嫁给方鸿渐,但是也没进入方家的大家庭,从心理上就不觉得自己是方家的人。这样让方鸿渐离自己家接触也越来越少了。但是孙柔嘉的姑母和她的奶妈却都是站在孙柔嘉这边一起对付方鸿渐的。这让方鸿渐十分不舒服,感觉自己被针对。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梗。
待我读完整本书之后,发现书中的故事就是我们故事,书中的人物也许就是你我他。
男主角方鸿渐海外留学归来,意气风发。他骄傲,他自命不凡,得到周围人的鼓吹和赞赏。即使战时的中国一团乱麻,他觉得自己回国后能够在逆境中大展拳脚。
方鸿渐但回头想想,会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失败者。
学业上,他拿着周家的前留学,最后却是向爱尔兰人买的文凭。
事业上,孤傲的自己与周家闹翻,也没了工作。在情敌赵辛楣的推荐下,长途跋涉去了三闾大学教书,结果教授没爬到,最后混的副教授也不保了。还很好面子,没有得到三闾大学聘约的他,为了防止别人认为他的饭碗打破,老羞成怒。便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认为这是挽回了颜面。最后回到上海,还是在赵辛楣的推荐下到了一家报社上班,这份工作没多久又弄没了。
感情上,回想起自己喜欢过的唐晓芙,喜欢自己但是自己害怕的苏文纨,还有诱惑过自己的鲍小姐。他拒绝了仰慕他的苏文纨,错过了喜欢的唐晓芙。曾经喜欢的对象对他爱答不理,还当面嘲讽他妻子。
而他最好的朋友,赵辛楣给他的点评是:人是好人,但全无用处。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哈姆雷特》的伟大。而《围城》的伟大在于,也许每个人都是“方鸿渐”。
高开低走的人生,一路下滑,最后坠进婚姻这座围城。
如果重来一遍,留学的时候加把劲,努力获得个正儿八经的学位。
回到上海工作,也不要和周家闹翻。
拒绝苏文纨的时候痛快点,这样就能放手去追唐晓芙。
即便到了三闾大学,也可以谦虚去争取留下来的机会,但是他没有,他选择灰溜溜的离开,变成一个无能之辈。
曾经的他能够与赵辛楣、苏文纨齐肩,最后与他们却有了云泥之别。
可被困在围城里的何止方鸿渐一个,世俗之人都囿于这围城中,我也在进围城的路上。
很多人好奇,钱钟书与杨绛的婚姻如果真如传说中那么美好,为何他能写的出《围城》,恐怕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