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之勇,铸教育之魂----新教师培训专题讲座回眸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深度重塑教育形态的当下,一场以《AI技术赋能学科教学》为主题的新教师培训专题讲座,于6月末的盛夏时节火热开讲,铁西区的新教师们满怀着对前沿教育的探索渴望,齐聚铁西实验,共同开启了一场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

讲座伊始,晓云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拉开帷幕。她从AI技术的底层逻辑入手,结合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趋势,系统概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脉络。“AI不是取代教师,而是赋予教育者更强大的工具”,教师们若想在教育变革中勇立潮头,就要以勇气拥抱技术,以创新破解难题。

随后,晓云老师围绕AI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场景,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展开了全方位的展示。在语文教学中,她着重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借助AI大模型,系统将学生的优秀文章自动转化为分镜脚本,再通过图像生成技术与动画引擎,快速生成动态画面,并智能匹配音乐、音效,将文字中的场景、情感转化为生动的动画作品。同时,AI写作批改系统也能实时分析学生作文的结构、语法与情感表达,生成个性化的修改建议。AI赋能古诗教学:让诗人“穿越”课堂,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数学教学中,智能题库基于学生错题数据自动推送变式训练,实现精准查漏补缺。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英语学科借助AI虚拟仿真技术,彻底打破了传统语言学习的时空边界,构建出沉浸式跨文化交际课堂。借助AI工具,将词汇转化为生动语言素材,让单词在故事中“活”了起来。

晓云老师在讲座中的展示不仅呈现了技术的可能性,更传递出深刻的育人理念:AI的高效与精准,必须与教师的人文关怀相辅相成。用技术洞察学生需求,用温度守护学生心灵,才能真正实现科技赋能下的全面育人。

接下来,三位参加辽宁省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教师借此次讲座的契机学习反思道:工作中是否被“好生差生”标签、“我讲你听”模式困住?对AI赋能教学仅停于观念,观公开课知道自己远未用好AI。

“持坚守白,不磷不缁 ”传达的是要保持坚贞的志向,坚守纯洁、清白的内心,不被外界的困难、诱惑或不良环境所侵蚀、改变 ,这是新教师代表的自勉箴言。教师要以高尚师德育人,自己就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保持仁爱之心,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以扎实的学识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不断进取的榜样。同时要注重自己的情绪管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教育工作中的挑战,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

教育的征途,既是技术迭代的赛道,更是灵魂对话的旅程。这场盛夏的讲座,为铁西新教师们播撒下科技与人文交织的火种——以“持坚守白”的信念筑牢育人根基,以“敢为人先”的魄力驾驭AI浪潮。当技术的锋芒与教育者的温情共舞,课堂将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智慧与情感的双向奔赴。相信这群怀揣热忱的新教师,定能在数字化教育的新征程中,以科技为桨,以匠心为帆,在三尺讲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育人传奇,让每个年轻的灵魂都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