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推荐下一起看了《Okja》。电影的海报是一个长相怪异的庞大动物跟一个小女孩。于是我猜测,这是一个神奇动物的故事。事实上,也的确是神奇动物,只不过是在实验室中产生的。故事的开篇就是小女孩与爷爷和Okja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日常生活与Okja欢快的玩耍。可以看出来,Okja长得有些像猪,在水里时有些像河马,而它的善解人意和忠诚就像狗一样。事后查询百度百科的介绍发现Okja确实是这几种动物基因的合成。Okja通人性,情深意重,就像朋友一样陪伴着美子。
美子最爱的动物类节目主持人到了他们家。 他的节目已经越来越没有人喜欢了,他变成了米兰多公司的代表。他是爱动物的,,从他第一次碰触Okja的表现中也可以看出来。只是有些讽刺,一个爱动物的人最终伤害了动物。
10年到了,Okja被带回了米兰多公司的人带走了。美子为了Okja第一次下山到了首尔。
露西的公司声称为了解决很多人缺少食物的问题,他们发现了这种特别的猪。在一系列的包装下,这个公司似乎扮演了拯救的角色。其实看到食物不够时,我心想,其实是够的。只是并不均衡,有些地方多到大量浪费,有些则少到饥饿而亡。
Okja到了美国,在超级猪比赛前它被带到实验室中。到达最终地点前有一段有些暗的路。两侧是装有小猪的各种笼子。从镜头中可以看出它们大多数是有些畸形的,这大概是它们仍旧在实验室的原因。在成功的养出这种超级猪外,还有很多可怜的失败品。
影片中的ALF是动物解救组织,已成立多年。而他们也有自己的矛盾。有人连番茄都不愿意吃,把自己搞得都快死了似的。有人愿意遵守最初的宗旨,在解救的同时也允以尊重。而有的人似乎太沉迷这个看似高大上的任务而违背了初衷。故意翻译错误的答案导致Okja被带走而后遭遇虐待。这似乎也揭露了现实,如何在越行越远的路上保持初衷。这其中也有让人啼笑皆非的片段。故意翻错的韩国人对小女孩说要好好学英语。嗯,如果不懂就被人忽悠了。
当我看到Okja被虐待的场景,再到那些宰杀过程时。我是真的有所触动。若那是一个你什么都不了解的动物则很难产生此类感受。可那是从一开始就出现的像朋友一样的Okja啊。于是看到宰杀手段时就不禁觉得残忍。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少吃点肉甚至不吃肉。可想了想,我还是喜欢且习惯吃肉的。这部影片无法让原本就吃肉的我停止。就像南希说的,只要便宜好吃,终究有人会买一样。但是动物界也是食物链关系。人只是高级动物,可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对待它们的方式。比如皮草等非必需品的就可以逐步减少。比如可以不用残忍的猎杀方式。
我想小女孩的成长环境对她有很大的影响。她生活在山里,整日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用小溪洗水果,用猪屎喂鱼。而其他养育超级猪的地方很容易到达,似乎是受到一般社会的影响。
南希和露西也很有意思,她们都受到精神变态父亲的影响。露西想要改变,想证明她和那个父亲与姐姐是不一样的。最终却显示她们并无不同。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电影,没有传统意义的Happy ending。米兰多的公司还是好好的,也并未表现出他的公司有任何倒闭的迹象。就连最后救下的Okja,也是美子拿小金猪换的。ALF组织也并非传统电影中的盖世英雄,他们被打得很惨,没有播出他们的结局,但想来并不太好。南茜说了一句话,只要这肉便宜又好吃,他们就会买的。看到这不禁感到那一丝绝望。与此对应的是人们发现米兰达公司虐待动物视频时的激烈反应。似乎揭开了这一可悲的真相。然而这部电影也有它的浪漫之处。在带Okja离开时,围栏里的猪们努力的把一头小猪挤到了围栏外,最后藏在Okja的嘴里逃生了。在小猪成功出去后,所有的猪都发出了只有它们能听懂的嘶吼,似乎是绝望中又带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