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前路过,当时有杨修跟从。
当曹操看到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八个字时,曹操对杨修说:“你明白它的意思吗?”
杨修回答:“我明白。”曹操说:“你先别说,让我想想。”
走出去三十多里,曹操才说:“我也知道答案了。”
他让杨修单独写下答案,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合在一起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合在一起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合在一起是‘好’字;齑臼,是承受辛辣的器物,合在一起是‘辤’(‘辞’的异体字),连在一起就是‘绝妙好辞’啊。”
曹操也写了下来,和杨修的一样,曹操感叹道:“我的才华不如你呀,和你差了三十里啊。”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是中国著名碑刻。
曹娥,是上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现在属于浙江绍兴地区。
她的父亲是曹盱,他的祖先和姬姓周王朝有着共同的血统。
传说曹盱不幸在江水中淹死,好几天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只有十四岁,昼夜沿着江边哭着寻找父亲的尸体。
过了十七天她也投了江,五天后抱出了父亲的尸体。
到了汉元嘉元年,当时的会稽上虞县令叫度尚,他想为曹娥立碑,就先让属下魏朗来写碑文,但是魏朗很久没写出来。
于是度尚又让他的弟子邯郸淳写碑文。
邯郸淳当时只有十九岁,只见他从容捉笔,稍微经过构思,就写出碑文,洋洋洒洒,众人看了之后纷纷赞叹:碑以载孝,孝以文扬。
蔡邕听到这个消息也来看,一边摸着碑文一过诵读,看完之后就在碑的背面写下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其中隐藏着“绝妙好辞”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