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与小朋友一起赏读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选自《古诗词背诵80首》。希望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
今天赏读的古诗是《小池》。
古诗词赏读17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创作背景:
有一年,杨万里到常州任职,这里淳朴的民风、农家的炊烟、小河的流水、美丽的田野都使他感到新鲜,一有空便攀登古城、漫步郊野、河中泛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一天他来到池塘边,只见一汪清泉分出细细的水流汇入池塘,杨柳拂水、影映碧波,小荷刚刚钻出水面,有一只蜻蜓站在上面,清新可爱。
杨万里诗兴高涨,即成小诗一首。后来杨万里感叹:以往写诗一味模仿,思路不畅没有灵气,如今顺其自然,到也意尽诗来。
作品赏析: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
此诗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充满动感。初夏的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小朋友动态:
昨天是周五,几个朋友约定晚上小聚。
下班刚回到小区入口,就看到女儿带着小朋友站在检查卡的内侧,我赶紧亮出通行证,通过测温,快速朝她们走过去。
女儿正伸头向小区外面张望着,小朋友看到我,一边乐一边拽她妈妈,用手指着我。
“爸爸回来了。”女儿高兴地说道。
“你们来接我呀?谢谢两个宝贝。”我走到路边,想去抱小朋友。
小朋友抬起手来摆动,示意不用我抱,并抬起小手向小区外面指。
“我同学过来找我玩,正在门口登记,她今晚要住咱家。”女儿说。
“我今晚去宫叔叔家吃饭,你和妈妈你们一起吃吧。”我告诉女儿。
正聊着,她的同学已经进来了。我拉着小朋友,我们开始往家走。
一边走,我一边对小朋友说:“小宝贝,今晚姥爷要出去吃饭,我现在给你背古诗吧?”
小朋友心不在焉,向我点了点头。
抓紧时间,我就给她背诵明早的篇目。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哪句背得不准确,她妈一边和她同学聊天,一边纠正我。
背前两遍,小朋友还认真地听着,当背到第三遍时,她就把手从我的手中抽出来,没去找妈妈,而是直接找阿姨去了。
我想了想,应该是小朋友知道,阿姨不会教她背古诗吧。
没办法,明天的课程只能到此结束。
今天周六,我还是和平时一样,不到6点就醒来了,洗漱了一下,就开始给小朋友备课。
6点20左右,小朋友自己起来了,看我在写东西,就来到了我身边。我赶紧和她晨读《小池》,并介绍相关资料。
今天早上还好,整个读完了一遍,她还没烦。趁着高兴,又让她看了题图照片,同时又背了三遍。
门外有响动声了,小朋友马上下地,去找阿姨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