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我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甚至自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年岁越长越是多疑,今天,儿子就再次给了我当头一棒:
DK:我觉得学校这种教育制度,是很违反人性的。
我:哦,为什么?
DK:你想啊,孩子们谁不想多点时间在爸爸妈妈身边,一家人快快乐乐的一起生活?
。。。。。。
本想着给他一堆比如要工作啦,要学习知识啦,等等等一堆解释。但突然灵光一现,止住了,孩子提出的不正是最本质的真问题吗?你能保证你的回答就是正确的,而且现在这种教育模式一定就是最合理,未来也会一成不变的吗?答案几乎全是否定的。
好在已经有意识的养成了在孩子面前“让子弹先飞一会”的沟通习惯。我一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听他讲,一边思绪天外天的乱飞。
我没直接回答他的问题,更没跟从理性,知识的角度讨论所谓的“道理”,而是谐虐的奉承了他一番,肯定他的观察和思考。
我说:你的观察和思考很独特,是真正做学问就应该有这样的潜质!
而且你很勇敢,还敢说出来。其实老爸也有一些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我就没胆子说出来。比如说:一夫一妻制。娃却张大嘴巴,两眼放光状。我故装神秘的瞟了斜前方的娃她妈一眼,娃她妈知道我又要大放厥词了,忍着笑,当没听见。那我也就放fang心si的当你没听见咯,哇咔咔咔——
我说:制度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一开始肯定是没有什么一夫一妻制的。读过历史你知道,远古时代就没有一夫一妻这种概念,从父系社会,再往前推是什么,母系社会。再往前推呢?人猿时代,那时人的婚姻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不是很清楚,但观察猩猩,猴子应该可以推测的——谁打赢了对手,当了大王,谁就占有一大群年轻雌性,而落败的就惨了,一个都没有,对吧?其实在动物界有很多是用这种模式的,他有利于物种的进化,把最强大的基因延续下去。
儿子笑笑点点头。我继续说:
那你看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什么?
儿子说:保证每个人都有。
我说:那符合人性吗?
儿子:符合啊,但对进化没好处。
(我顿了一下,心里又暗暗竖起大拇指,其实不仅不符合人性的,连天道都不符合!但没敢说……哈哈)
我说:其实即便在现在,也不是都是一夫一妻的。你知道吗?在我们刚去的稻城亚丁再往东南方不远,有个叫木里的地方,那里现在还有一妻多夫的:两兄弟娶一个老婆。
娃又再次掉下巴。当没看见,我很教授的继续讲:
木里再往西面走,靠近丽江的地方,有个泸沽湖。泸沽湖边生活着一群人,叫摩梭人,更好玩,他们到现在还都是母系社会。他们是“男不娶,女不嫁”的习俗:没有结婚一说的,更没有像我们这样爸爸妈妈孩子一家人住一起的。男人和女人分开住,男人女人白天各自干活,哪个男人看上了哪个姑娘,晚上就去爬墙,从窗户钻进去,姑娘接受就给他开窗,哪天不接受了,把窗一关,关系就结束,换人。如果生下孩子就妈妈带大,跟爸爸关系不大。过瘾吧?
所以啊,这世界很大,很精彩,什么都有可能。你看,我说不一夫一妻不是就说是一夫多妻哦,也可能是一妻多夫。现在你不反对了吧,马麻?俺一脸坏笑。
老婆:不反对不反对,你有本事一夫多妻去,我管不着。
儿子一字一顿,宣读圣旨:我不认识你,半个小时不跟你说话!
我才不理呢,继续瞎掰:
其实我也跟你一样,知道吗,从读书到现在,我一直到现在心里都还有个疑惑,为什么是饭前便后要洗手,而不是便前也要洗手呢,难道包在换衣服里面的身体比在整天露在外面的手还脏吗?
哈哈哈……
(哲鸿 20171004,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