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小欢喜》的热播,剧中的人物逐渐鲜明起来,唯一让我心疼的姑娘就是乔英子了。
像是看着这姑娘一步步被逼向死亡,我的眼泪也是全然贡献给了这可怜的孩子。
父母爱孩子,很爱,但是爱的太沉重了。
从得知妈妈把她的意愿改了以后,乔英子开始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甚至到最后都出现幻觉,眼前出现丁一跳楼的画面,精神极其不稳定。
乔英子的问题,不仅仅来源于高三的压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乔英子无数次尝试和妈妈沟通,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乔英子想去南京大学,除了真正喜欢天文学,骨子里是更想逃离妈妈身边。妈妈的爱太压抑了,都让她喘不过气来了。
电视剧《小欢喜》虽然一开始都是风趣幽默的台词,但越到最后故事就越沉重了,不同家庭都遇到了自己的难题,特别乔英子一家,母亲宋倩的压力、父母离异,加上丁一跳楼事件的影响,作为孩子的乔英子整个崩溃了,表示已经不喜欢天文了...
这个喜欢宇宙的姑娘,眼睛里再也没有了星辰。
在丁一跳楼之后,大家就已经发现乔英子有问题了,就连方一凡都说了,她该不会想自杀吧,可见英子的表现是有多明显了,只是母亲宋倩却一直没有直视这个问题,以为孩子所有的叛逆都是因为没有上南大,而自己不让她上南大是为她好,殊不知英子是对人生已经绝望了,对于未来毫无盼头,甚至难过的想死……
殊不知,“为你好”,这几个字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不管对方喜不喜欢。
大部分的以爱之名,就是父母伤害孩子最直接的武器。
父母想让孩子保暖,孩子想的只是好看;
父母想给孩子补充营养,孩子想的只是好吃;
父母想给孩子最快捷的方法和通道,少走弯路,
却不知,孩子的人生就是需要摸索和冒险,孩子想的是自由。
父母和孩子,
永远是有时差的,
毕竟,时代和岁月就摆在那里。
作为母亲虽然给了英子希望,却也一边把她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宋倩根本不了解英子,因为英子从小到大,都被按照她的“计划表”生活着。英子被潜移默化了,她的懂事,就是无条件地服从妈妈的命令。
英子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她知道最后的结果,是被妈妈无情否定。
乔英子想逃离宋倩身边,正是不想再过这种提线木偶的生活。
宋倩难道不爱英子吗?
她爱,她把英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可是她的爱太自我,忽略的了英子的感受。
她对孩子的爱,沉重到害怕,害怕到孩子只想拼命逃离。
我们可以看出英子因为考南大的事情与宋倩矛盾升级,崩溃的英子一路跑到桥上要跳河。
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宋倩依然追问英子:“你为什么要选择南大?”
也许这句话就是压垮英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临到最危急的关头,母亲还是反问她,而不是反思自己。
宋倩是中国式家长缩影吗?
我认为大部分是。
宋倩一直以为自己给了英子最好的东西,给英子她认为是最好的教育。
但其实英子想要的根本就不是这个。宋倩从来没有问过喜欢英子什么,她的感受是什么,她想要什么,就连孩子不喜欢吃蒜蓉也不知道,喜欢天文也不知道。
宋倩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英子还不领情,因为不去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就变成了英子的错。
可是真的是英子的错吗?
这个答案,我找不出正确的打开方式。
网络上有一段话说的很明白:“我喜欢苹果,你却满心欢喜地送了我一车橘子,你自己把自己感动了,还说为了我,你自己把饭钱都节省了,问我到底想怎样,为什么还不高兴。”
心理学家佩普·考恩曾研究表明:“父母快乐,孩子才会幸福。”
父母,才是孩子幸福感的起源地。所以,希望天下的父母好好爱自己,永远不要忘了自己。
很明显,英子的父母一点都不快乐,甚至可能是英子抑郁的潜在遗传因素。
反观方一凡家庭,闹腾而幸福,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所有事情都敞开了商量,共克时艰,充分体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平等民主和谐。这样环境生长的孩子恰恰是最乐观开朗的,性格也是最健全的。
“我是为你好”成了孩子最讨厌的一句话。
父母并非想替代孩子的人生,孩子也绝非不懂爱与回报,只是在高考这一特殊节点上催化了彼此的矛盾,但高考又是情感的炼金石,可以成就一份透彻心扉的小欢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剧中学到了开明温暖的教育方法,也反思了当下的教育弊端。我们最不应该把大人的急功近利和一目了然的焦虑、攀比直接转化到孩子身上。
更应该深刻理解方一凡对父母吼的:“爸妈,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成绩不好的孩子。”
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孩子的问题最终就是家长的问题。
首先,希望家长们和将要成为家长的你们,先爱自己,再爱孩子。
其次,任何时候先关注的是孩子的内心,再关注成绩。
最后,一家人齐齐整整,健健康康才是我们生活的真谛!
高考,只不过是人生中一次挑战,是检阅学习成效的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竞争固然激烈,但无论成功与否,以后的路还很长,每一位青少年终将步入社会和职场。
真心希望因害怕高考而轻生的悲剧不再重演,希望每一位青少年都健康成长,内心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