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素简的生活方式,永不会过时。
海明威曾说:“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若问这个世界,能有什么不被超越、永不会过时?
答案就是——只有对极简渴求的人,从不被超越;只有素简的生活方式,永不会过时。
北欧人不攀比不讲排场,只用极简的生活理念享受美好的当下。在北欧,不管你穿爱马仕还是穿优衣库,都不会有人羡慕或者鄙视你。人们只会关心自己今天穿得舒适与否。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喜欢朴素简单的生活。
家里没有电视机,地板光可鉴人,烟灰缸经常清洗,铅笔整齐地摆在笔座里,每周晒一次棉被,家居只有最低限度的几件。
喜爱穿的都是便宜、设计简单的衣服,不用为每天穿衣打扮去伤脑筋。
这就是村上春树喜欢的生活,对他来说,“恰到好处”是对生活最好的描述,并不需要太多的财物。
《极简生活》这本书里也提道:“拥有物品”,就等于“将能量耗费在物品上”,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人生精彩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物品”,而在于“拥有多少让自己愉悦的时间”。
“占有就是被占有”。东西太多的空间,会消耗我们大量的能量。
身边的杂物,就跟我们身上的赘肉一样。“赘肉”越少,心就越轻松。你一定能切身体会到,当你处理掉身边的杂物,你的内心会顿生源源不断的新能量。
过一种简素的生活,让自己穿越物质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所以,多给自己留点舒适的空间,整理清减身边的物品,保持对物质的有限度满足。
图 | 画家刘继武
享受素简生活的人,往往能沉下心来专注做事。他们可以为了做一件事情去钻研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磨。
漫画大师蔡志忠在《自传》里说过:
生命的至乐不是享受美食,不是度假旅游,不是奋斗之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制心一处、制身于一境,完成自己的梦想。
年轻时,他曾经坐在椅子上58个小时,独立完成一个4分钟的动画电视片头;也曾经42天没打开门,关在屋子里完成一件很花时间的工作;只身在东京4年,完成漫画中国诸子百家系列。
他说:当我们的焦点完全处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上,又能很快完成,这时万籁俱寂,唯一会听到的只是笔在纸上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心跳声,像是全宇宙唯一只有自己一人存在。
大脑会源源不断地分泌啡肽胺多酚,一股莫名的至乐由头部缓缓往外传递充满全身,舒畅得有如一股甜蜜的河流缓缓地流过身躯,这种美好感受,除非自己亲身经历,否则难以用语言文字跟别人形容。
如果一个人能找到一件他特别喜欢做的事,为之废寝忘食,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心守着一事,才不容易受外界影响,不被杂事缠身,不随波逐流,从容地在自己的轨道上不断前进。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一个人在一生中,同时交往的朋友数量极限,大概是10 个、30 个和60 个。
所谓“10 个”,就是当你陷入困境、急需用钱的时候,把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愿意借钱的不会超过10 个人。这些人是你真正的朋友,是你的安全底线。
“30 个”,就是时不时会联系的朋友。比如你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事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的同学。
“60 个”,就是关系比较淡的朋友。比如你因为某件事认识了某个人,你们互相加了微信,聊过两次,后来偶尔打电话来还有印象,但没什么事就不再联系了。
也就是说,“朋友”这个概念再宽泛,能同时交往的也不会超过100 个。其中,前10 个人是最稳定的,后60 个人是流动的。
图 | 画家刘继武
我们这一生中真正的朋友并不多,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效社交只会消耗我们的能量,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人身上,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所以,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才是素简生活的本质意义。
《极简生活》中提道:无论我们是5个人、50个人还是500个人互动,我们对他人都有影响力,它产生的“波纹效应”甚至远远超过我们自身。
这其中,并没有我们所谓的中性的交流。我们与另外一个人的交流只能是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我们可以为他人的生活增加价值,或者消耗他的生命价值。
所以,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不断简化人际关系,留下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过一种素简的生活并不是要求你清心寡欲,而是对自己的欲望有非常明确的界定。
欲望太多,幸福就被忽略了。取代的是永远填不满的空虚。
追求一种素简的生活,其实就是不断认识自己,创造自己的过程。
在持续的断舍离中,我们会渐渐接近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人来到世间一回,是为了感受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美好,不是为了被生活奴役。
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生活素朴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
愿你我都能活得通透,活的朴素而简单,你就会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