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并且一度很自信:
那些侃侃而谈、口沫横飞的人有什么了不起呢?
我不爱说话怎么了?说不说是我的自由,招谁惹谁了?
直到一次同学聚会。
那是毕业5年的高中同学聚会,聚会的流程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无非是吃饭,然后KTV唱歌。饭桌上,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推杯换盏,吹牛谈笑。
而我在一旁却有点尴尬。
因为我发现鲜有话题我能插得进去,当大家在讨论前段时间的热点事件时,我却当新闻在听;当有人讲一些搞笑的段子时,我只能在一旁呵呵地跟着笑;当有人说本地的道路变迁、政策改革,我自己仿佛没有生活在这个城市一般无知;当有人分享了一个八卦,别人跟了一句俏皮的话,满桌哄堂大笑,我却莫名其妙,不知道笑点在哪里,私下询问之后,才知道是最近网络上很火的一个事件,不知道这个梗的人当然会不明所以。最最悲哀的是,当终于轮到我知道的话题,却因为我许久不说话,跟着附和的两句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用餐末尾,一个女生突然注意到了我:“你看XXX,趁我们不注意,悄悄地吃了一个晚上。”
话音刚落,哄堂大笑。
可是,我哪里是趁他们不注意?是压根儿无法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于是我意识到,有些东西出问题了:不只是内向这么简单,我是内虚。
内向变成了我的挡箭牌,掩盖了我的无知。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我在专注某一领域的东西时,眼界变得越来越狭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当身边的人火热地聊天时,我鄙视他们的无聊和无趣,认为自己只是内向,不想去参与那些浪费时间的话题,却忽略了自己正是因为对这些话题一无所知,才插不进去半句话,才觉得无聊和无趣,才造就了内向,在大家眼里,我才是无聊和无趣的那个人。
外向者谈笑风生,除去没话找话、废话连篇的这一类人不提,很多都是肚子里有料,才能在面对很多话题的时候都能游刃有余、抒发见解。而我自己,明知道一开口就会暴露自己的无知,为了避免引来别人的嘲笑只能选择缄口不言,却还装出一副高冷的样子:我不是不想说话,只是不想参与你们这个无聊无趣的话题罢了。
外向者能调节气氛,当聚会陷入冷场、谈话陷入僵局时,能适时地引导话题,让场面再度活跃。而我自己,只能绞尽脑汁地思考该说句怎样的话来调和目前的气氛、该起个怎样的话题来让大家加入讨论,最后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我所知的领域实在太少,能参与的话题也十分有限,对在场的这些人也缺乏了解,所以我不具备在一个恰当的时间说出一句恰当的话的能力。
我从不为自己的内向自卑,但从那一刻起,我为自己的无知自卑。而且我发现,很多时候我的内向正是源于我的无知:“肚子里没东西,所以才插不上话,无法融入话题,只能静静地坐在那里,或者傻傻地跟着笑。”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再也无法对自己的“内虚”冷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