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赵敏的读者一定疑惑她是怎么打败周芷若的,喜欢周芷若的读者也一定疑惑她是怎么输的那么惨。
赵敏是金庸笔下外貌描写最多的女主角,是蒙古第一美人。当然,比起金书第一美人香香公主还是不及。
父亲是兵马大元帅,自己是郡主。说起来,赵敏的追爱之路注定艰辛。
全书过半才登场,是四位美人里出场最晚的。立场对立,且多次把张教主耍的团团转。
张无忌除了一副好皮囊和一身功夫外,什么也没有。圣父的不行不行的不说还犹犹豫豫,优柔寡断。不是主角光环太盛早被人玩死了。郡主的追爱之路,可以说全是自己努力。
周芷若的优势呢?是最早遇见他的女子,抚慰了当时很丧的小张无忌,再遇时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可以说各方面条件都要胜于赵敏。
那么,为什么张教主最终会爱上赵敏呢?因为经常有同娶四美的想法,张教主总被骂渣男。而实际上,他只是没有看清自己的心。赵敏大闹喜堂时,他虽是为了义而追出去,内心却是欢喜的。他说,对芷若他是又敬又怕,对敏妹是又爱又恨。由此可见,周芷若给了他多大压力。
连载版的周芷若是曾霸一方的周子旺的女儿。当事情已经败露时,她说:我没有命做公主,焉知没有命做皇后呢。
张无忌是最大的反元组织明教的首领,赶走蒙古人自然是有可能做皇帝的。可他对政治不感兴趣,也深知自己没有政治头脑。所以最后选择和赵敏归隐海岛,做一对快乐的夫妻。而周芷若,只能说她有对名利富贵靠近的心。这一点,就代表她不能和张无忌在同一条路上。
一个愿意为他抛下荣华富贵,一个迫他登临大宝。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再一个,不管怎么说,张教主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不愿意记别人的仇。虽说赵敏对他撒了很多谎,可她一旦认清了自己对他的心意,就不再对他撒谎。在他被诬陷杀叔时,是她为他据理力争,灵蛇岛上,明知自己不敌,也为他使出了拼命三招。为了他,一次又一次地以身犯险。终于,张无忌想:芷若何曾待我这样好。
是啊。周芷若的黑化不是空穴来风。范遥编排她和灭绝师太是母女。仔细想来,她们的确在不少方面都很像。比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灭绝师太口口声声说明教教徒是淫邪之辈,却要求芷若色诱张无忌,取得屠龙刀和倚天剑。真是够了。周芷若说自己对张无忌一心一意,口口声声说张无忌辜负了她。如果说《素手裂红裳》一章里还有几分血性,那后来的“我若问心有愧呢”,疑似见到殷离的鬼魂吓得直往张无忌怀里钻,学赵敏向他要空头支票算怎么回事呢?这心口不一的毛病还真是师门渊源啊。
如果她真爱张无忌,怎么会舍得骗的他那么苦。对他的表妹下手,明知道他与谢逊情逾父子,为了灭口还是要向他下手,撞见他和赵敏相见,利用对她有好感的韩林儿上演了好一出自杀大戏来逼婚。这样心肠歹毒,心思深沉的女子,小白兔一样的张无忌怎么敢娶。难怪他说自己对芷若又敬又怕。
也许有人要用灭绝死前所为为她辩解。那我要说,人生如何,是自己选择的。当年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灭绝让她偷袭本就违背道义。不过是认准了张无忌对她的哪点心思,又不甘在武林众人面前丢这大脸。人应该有自己的认知和底线。有些时候,自己敬爱的长辈,相处的好的朋友也会有不合情理的要求,这时候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能因情废公。可她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当年没有,后来在灭绝师太迫她发那个上辱先人,下损子嗣的誓言时更没有守住,她连自己的底线都没有守住,有何颜面去责怪张无忌不顾自己违背师命和他在一起。
受了重伤的赵敏遇见兄长和父亲。张无忌劝她回去,哥哥劝她回去,父亲劝她回去。她抵死不回,因为知道这一去恐怕再也见不到张无忌了。不惜自污名节,与疼爱自己的哥哥和父亲恩断义绝,放弃荣耀的身份,以性命相威胁。目睹了这一切的张教主怎能不动容。
就算抛开这些,仅仅从女性魅力来说,周芷若还是差了一大截。从容貌上来说,赵敏灿若玫瑰,芷若娇如睡莲,各有千秋。然而,一个享受着和他的肌肤之亲,在他的后脖颈吹气,和他开玩笑。取向正常,正当年的张教主仅仅看到锦凳上她的一双纤足就心动不已。而周芷若,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像抓救命稻草一样地抓着他。会爱谁,还有疑问吗?
所以,周芷若的失败不是输在了没有主角光环上,是她自己都原因。背负了那么多,也没有勇气去倾心一爱,当年相伴的那点情谊也早已随着种种烟消云散。失去了张无忌的心,费尽心力速成的九阴白骨爪被黄衫女子轻轻巧巧地打败,在全武林的面前出尽了丑。中了玄冥神掌后想转移掌力害死赵敏,被张无忌的九阳神功把全身的九阴真力化尽,想杀害赵敏却折断自己的五根手指,最后的她,除了出家,还有别的选择吗?峨眉教不会容下这样的掌门人,在张无忌心中的形象彻底破碎,整个武林也容不下这样的人,除了青灯古佛,她再也没有去处。
所以,有人得到幸福,有人黯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