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读过加缪的小说《局外人》,情节和语言的冲击力让我难以忘怀。更难忘的是,读那本书的那段生活之压抑。我回头翻看了那时对《局外人》的书评,当时我心中还没有如存在主义,荒诞哲学的概念,对于小说谈不上理解,甚至当时也不了解加缪,只以为他是一名畅销书作者,写了一本让人意犹未尽的小说。
三年之后的2024年,当我面对同样不那么顺意的生活时,猛然发现我对于生活的所想,就如同我读《局外人》时心中默念的那种声音。一种印象深刻的感受,即使你无法全然理解,我想这就是好的作品能给人带来的东西。
随后我找到了这本《西西弗神话》,觉得这本书是加缪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我的感觉,未作考证),我需要了解他。开头第一句“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self suicide“就让我觉得欣喜。我为遇到一本好书而兴奋,急切得想要看完,但没想到短短200多页的书,一读就是8个月。
这本书的语言和逻辑很绕,翻译有一部分原因,原文本身也不好理解。我第一次读了30%就放弃了。八个月之后再读,40%的时候还是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虽说看完了,坦诚讲应该有至少30%的内容我是没看懂的,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于加缪的观点的理解。
在加缪的眼里,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最终都要死,做什么事情都是徒劳,无意义。所以才说self suicide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这么说可能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人类对于永恒的追寻一直是从古至今推动哲学发展的动力。
对于加缪来说,人的追求(永恒,确定感)和人的处境(无意义,随机,虚无)的矛盾就是这个世界的荒诞。部分人承受不了这种荒诞,最终选择虔诚宗教信仰(如克尔凯郭尔)。加缪认为这种因承受不了荒诞而转而信教的行为,叫做“跳跃“。他认为这种跳跃不是最诚实的答案。
他给的答案是,不能无视这份荒诞假装它不存在,要承认这份荒诞,带着荒诞继续日复一日的生活,承认荒诞本身也是反抗荒诞。反抗荒诞就是人的宿命。人通过反抗荒诞能获得力量,但反抗荒诞也没有什么意义,任何事都没有意义,只不过反抗荒诞是唯一值得做的事情。人日复一日的无意义的生活,就像西西弗每天把巨石推上山顶,再看着它滚落。
把一切都否定之后才能获得重生,尤其是对于目的执着,放下一切期待来应对生活。但同时又要保持极度的清醒,不能假装没事发生,假装很好。你要真正接受命运的一切,接受那些沉痛的部分,仍旧坚定的说:一切都很好,让我来面对你吧命运,反正世界是荒诞的,没有任何事情是有意义的,反抗命运的荒诞就是唯一值得做的事情。在命运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经验生活。
说回自身,身边的朋友经常对我说,你的痛苦就是来源于想的太多,想那么多有什么用。我知道,也愿虚心接受,可事到如今,我终究无法变成另一种人,就像书中说的:“一个人,倘若意识到荒诞的存在,从此便再也无法摆脱它。“ 我想对于我而言最宽慰的一句话是:“和痛苦一起活着,继续思考,知道自己应该接受什么,拒绝什么。“
对我而言加缪的文字就像溪流一样在我心中流淌。我的心也仿佛得到了洗礼,我对自己说:既感受不到快乐,那就使劲的感受痛苦吧!我很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我只想活在我的生活里,我无需天堂和永恒,这样就好。如果生活能重来,我仍要选择我的一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读书分享:findme1000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