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悦读美一天️ Day 49
三叶草故事家族新书抢先读
《猴子捞月》
文/图 张俊杰
明天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0.6出版
90后绘本作家张俊杰的这版《猴子捞月》,获得了2019年第九届信谊图画书创作奖首奖。以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为名的绘本,获得了曾经多次空缺的首奖,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猴子捞月》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故事,就是那种传说中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流传下来的故事。从小到大,《猴子捞月》我们听过很多遍,见过很多版本,甚至它还被编进了小学生的语文教材里,足以证明它有多厚的群众基础。
先说说这个故事的来源。《猴子捞月》出自《法苑珠林·愚戆篇·杂痴部》,是一部由唐代高僧所著的佛经故事集。《愚戆篇》是全书的第五十三卷,主要述说愚痴者打蛇、打蝇、救目、妒影、分衣等种种寓言故事。
故事云:……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闇冥。井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时诸猕猴即如主语。展转相捉。小未至水。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看故事大意,和我们小时候听到确实差不多。1981年上海美术制片厂经典动画片《猴子捞月》即是以此改编的,更让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那么最新版本的《猴子捞月》也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看看。
首先,故事里的猴子,不再是一群,而是只有三只,一只老猴,一只大猴,一只小猴。三只猴子没有住在树上,家旁边也没有井,这跟老故事有点不一样。
作者让三只猴子住在了山洞里。山洞实在是太黑了,所以猴子们想找又大又亮的东西照亮自己的家。他们一出门,发现月亮可真是亮,就想把月亮带回山洞去。可是月亮那么高,要怎么办呢?猴子们确实是行动派,他们一起爬上山顶摘月亮。谁知道站在山顶上一个摞一个也够不着,还一不小心滚下山来,滚在了水潭边。这下他们才发现,原来水里也有个月亮。你看,作者为猴子发现水中有月亮构思了一个非常有趣,又很合理的过程。于是三只猴子拿来水瓢,一只吊着一只地倒挂在水面上捞月亮。
按照老故事的套路,三只猴子得要掉进水潭里了,可是这版新故事里作者可没有这么安排,她让三只猴子成功把月亮捞到了水瓢里。猴子们可高兴了——这下山洞里不会再黑了。可惜物极必反,乐极会生悲。猴子们太兴奋了,争抢着要把月亮带回山洞,结果水瓢掉地上了,水洒了,月亮,没了。
本以为新版故事的结局会不一样,谁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和老故事里一样,猴子还是没捞着月亮。可是,看完这版故事,却并不想像以前一样,嘲笑猴子们的愚蠢,反而有一丝同可惜。这三只猴子显然已经不再是佛经故事里愚憨的傻猴子了。他们不是无缘无故地去捞月亮,他们是因为遇到了困难,想找办法解决。也许方法不太对,但是谁又能保证每一次都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呢?做,总比空想强。
如果要从尊重原版的角度上说,这本书当然是做了大改编的。但是,这种改编不让人讨厌,它的改编很巧妙,让凭空臆造的故事变得更合理,也更接近我们当下的生活,让现在读它的孩子们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说完了作者在故事上的突破,还想说说这本书的图画。
这本书的图画,我是真喜欢。封面上又大又亮的月亮,映照着三只猴子,透着温馨。月光柔柔的照着猴子们,一直照到人心里。接下来翻开看到的就是黑——黑色的夜里,黑色的山洞中,有三只黑色的猴子。作者笔下的夜真是黑啊,黑的五彩斑斓。相信我,你没看错,我说的就是五彩斑斓的黑!斑驳的树影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那是月亮带来的吧。
接着出现的是又大又亮的月亮,照着黑色的山,绿色的树,彩色的水潭,看似粗犷的笔触透着自然和野性,看似颜色的堆积却不失细腻的线条。我不是学习美术的,不会用专业的词汇来表达,也无法准确地描述作者的绘画技法,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可我从作者的画中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温暖,我也好想把月亮带回家去,把我的家照亮。
所以,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猴子捞月》,不论是故事,还是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