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背不动了
看一些新闻报道,说今年春节出现了逆春节现象:即因为子女放假时间短,而且来回路上还要耽误两三天,于是父母背着大包小包到城里陪孩子过年。
前段时间还看到一个关于亲情的新闻,新闻内容我忘得一干二净了,唯一记得新闻下面一个网友的评论,评论说:“以前都是父亲大包小包背很多东西去城里看他,今年过年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今年过年回来过吧,爸爸背不动了””。“爸爸背不动了”这句话让我瞬间泪目,包括此刻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眼睛依然模糊。这句话包含了多少父母对于子女的期盼、以及对自己老去的无奈。
即使现在我们的父母都还在大包小包的往城里背东西看我们,但总有一天,总有那么一天,他/她们会背不动的。
17年底房子装修好住进去,18年每隔一段时间,母亲背着两个蛇皮袋,装着各种吃的,来长沙看我们,每次来住几天再回去,回去又继续“攒”下一次给我们带过来的好吃的。
刚开始几次回老家,怕母亲不会坐车,我送她到西站,后来她说她会坐了,不用我送。每次我在楼上窗户看着母亲走出小区大门消失在视野中,心理总是有些难受。
难受一是因为成家的事情,让父母很操心,二是想到父母这么辛苦,从来没有让父母享过福。
每次她一个人回去,我隔一会儿给她打个电话,问她上车没有,等三四个小时打个电话,问她到家了没有。是因为但心她一个人怕做错了车,跟别人问路,普通话又说不标准;又担心什么不懂,被一些城里人嫌弃。
我很感谢这位网友的留言,让我有很深的触动,不至于真的等到有一天父母背不动了,才意识到父母真的老了。
今年春节回去,看了一本多书,写了几篇文章,剩下的时间就在楼下围着父母转,炒几个菜、烧两把火、做家务、扫禾场……,这是我这么多年春节回去第一次“有意识”到要这么做;以后的每年春节也应该如此。
2、爸爸没有妈妈了
早两三年前看过一个节目,节目名字忘记了,里面有一位年龄与我相仿的高才女生描述她的父母,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她说的一句话,她说:“有一天她回家,和她的父亲聊天时,他父亲突然说:“爸爸没有妈了””;“爸爸没有妈妈了”这句话当时像针扎一样扎进了我心里。
我想作为子女都会有一种感受,就是很难接受有一天父母的离去;想到那生育我们、扶养我们长大、把能给的全给我们的父母有一天不在了,我们始终不敢去想、也不愿意面对这个结果。因为父母的离去,我们就少了一个家、少了依赖、少了一个在外面不管多苦多累,到家就可以避风遮雨的温暖的窝,现在我们很开心,因为我们的父母都还健在;但我们很少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和体会,他/她们的父母如果不在了,他/她是什么感受。
我八岁的时候,爷爷去世,那个时候我太小,唯一的印象就是大姑姑进大门时,我喊她,她没有理我,进门就爬地上哭,因为她的爸爸不在了。
上初三的时候,外婆去世,办丧事几天,母亲一直哭,直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半夜经常都能听到母亲的哭泣声,因为母亲以后再也见不到她的妈妈了。以前跟父亲吵了架,还可以回娘家,现在娘不在了。
2012年,奶奶出世,快五十岁的父亲跪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因为父亲以后都没有妈妈了。以前父亲做错了什么,奶奶还骂他,以后再听不到妈妈的骂声了。
我们都知道受伤了难过了依赖父母,何曾意识到我们的父母内心也依赖他/她们的父母,当他/她们的父母离开时,他/她们也是一个难过的、永远失去父母依赖的孩子。
孩子在父母眼里似乎永远长不大,我大伯伯快六七十岁了,我奶奶还在的时候,说大伯都跟说小孩一样,有时候还骂几句。我奶奶93岁去世,在去世前一年摔了一跤,失去了意识记忆,能够记得说的话,就是身体很难受的时候会喊娘:“娘啊,娘啊”;我想奶奶是希望早点走,回到娘的身边。
我是从最近两年,家里有什么事父亲常给我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和母亲一起走路,母亲总是很快落在后面,我开始意识到父母慢慢变老了,才意识到以后有时间要在他/她们眼皮底下多转、多晃动,多跟父母说说话、做点事;说话、做事尽量不让父母难过,让她们少操心,没事多往家里打几个电话。
父母永远是希望给我们最多,又希望拖累我们最少的人。而总有一天我们父母的父亲不在了,他/她们失去他/她们父母的依赖;总有一天父母背不动了,只能每次我们离家,父母站在路边目送我们消失在他/她们的视野;直到总有一天过年,我们再也看不到他/她们在厨房忙来忙去的身影。
胡建平
20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