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和心爱之人分离多时,终于再次相见,心情如何?万分激动吧!
你会如何用文字表达这种激动呢?
可以描述相逢之后的庆祝行为?比如吃一顿大餐,聊聊天,分享一下分离期间各自的见闻;或者再去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待一待。
可以描写相逢时,对方的样子?是不是瘦了,或者更加美了。
对了,还可以描写相逢后的景。
当相逢不是在当下,而是在回忆里或者梦里,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又当如何表达?
我们先来看纳兰是如何写的。
眼儿媚
重见星娥碧海槎(chá),忍笑却盘鸦。寻常多少,月明风细,今夜偏佳。
休笼彩笔闲书字,街鼓已三挝(zhuā)。烟丝欲袅,露光微泫,春在桃花。
我想,在爱妻骤然离世之后,如果纳兰再来读自己曾经写下的这首词,只怕又会泪湿青衫。
就像失去心头挚爱多年,走在街头,忽然见到曾经一起待过的那间咖啡店,心下凄迷,走进去,还闻道曾经很沉醉的咖啡香,那时候,空气里都是你侬我侬。
伴君幽独,好不容易得以回家,与妻子团聚,自然是欣喜万分,所谓小别胜新婚。
开篇两句就是直接赞美卢氏的。把她比作在云海里泛舟而来的星娥,强忍笑意,可是那可爱俏皮的盘发,在诉说着她的喜悦。
紧接着转而借景抒情:抬眼望,君不见,月如水,怎么都觉得今夜的月,不同往日。
下片先记事。我们就这样吟诗写字,交谈甚欢,不觉间街上的更鼓,已经响过三回了,过了三更了啊,要休息了。
“烟丝欲袅,露光微泫,春在桃花”这一句,我认为是全词的眼。
对妻子的爱意,还有重逢的喜悦,在这一句达到了顶峰。
情欲如烟丝,袅袅婷婷的飘散于空中,望向窗外,深夜的露水,轻轻的垂落,回头看向身边的妻子,人面美如桃花,这桃花就是春天的气息啊。
如此婉约,如此含蓄!
提到“有情人,喜重逢”,我不觉想起了另外一首词,也是我的心头爱。
这便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是完全不同的手法。
这首词对比非常明显,上片用词非常华丽,浓墨重彩的勾勒出了初见对方的场景。
还记得吗?初见你时,你彩袖飘飞,身态轻盈,不断劝酒,只见酒杯的晶莹,和你的肤色相称,我满心欢喜,与你痛饮。
那时候,杨柳如烟,月色如银,你翩翩起舞,美得不可方物,连杨柳都娇羞的低下了头。
玲珑歌喉,桃花扇底下的风儿,都被你唱的如痴如醉,飘散开来。
上片这夸张手法用的很明显。
到下片,笔风就突然朴素了很多,基本上都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分离的时节里,我太思念你了,在梦里无数次的与你相见,以至于如今真的见到了,我都有些怀疑还在做梦。
读到这里,你会发现,上片的华丽描写,只是铺垫,用于反衬。没有初见时的动人,何来离别后的魂牵梦绕,又何来如今的犹疑?
同是描写相逢,纳兰的这一首《虞美人》便满是凄凉!因为这首词里的相逢,不是当下,已成了过去时。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想想那时候,好不容易见面了,一见面却是哭的梨花带雨的。距离上一次相逢,已是许久,下一次见面,在什么时候,不可知。
和衣独拥,花影疏窗,我只能孤独的躺在这里,还好有回忆相伴。
可是此时,回忆才是最销魂啊!
不过,我觉得,要真的说写相逢最动情的,还是要推苏轼的这一首《江城子》,纳兰的相逢是回忆里的,而苏轼的这一曲相逢,却是在梦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醒时分,才发觉,无论识得识不得,相逢都是不可能的了。
情,就是这样叫人无可奈何。
你越执着,会陷得越深,也会被伤的越深。倒不如,举杯邀明月,三杯痛饮,仰天长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毕竟,相比于朗朗乾坤中的宇宙流转,这些情与爱,很快便会消逝于时空的无涯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我是南嘉疏影,专注于在书影世界里寻找美好,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