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史崔勒基,他和书里那个“约翰”一样,曾经非常迷茫。他本来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企业工作多年。32岁那年,他突然和妻子背起背包,踏上环球旅行,花了9个月时间,走过7万英里路。
返回美国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成《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本来是自费出版,没想到一年之内就变成畅销书,被翻译成了39种语言。
似乎人们都觉得哲学家们都喜欢在咖啡馆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思考关于人生的哲学问题,所以作者让约翰这次旅行在迷路的晚上误撞入一家“哲学咖啡馆”,带领着读者们一起展开了一场思考。
咖啡馆的菜单背面写着一个大标题,“等餐时请思考”,下面是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对,这不是一个随便提出来的问题。对它一瞥而过是一回事;认认真真去看,然后扣心自问又是另一回事。”凯西看着约翰说:“一旦你真的问出了那个问题,寻找答案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问题与咖啡馆无关,而是在问一个人为什么存在。”
但是在生活中,有多少人会去思考这类问题呢?大家都会觉得这类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提问这个行为本身就能产生寻找答案的动力。 要是有人找到答案,就会产生另一股同样强大的力量。人们一旦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来,为什么存在,找到了活着的目标,他们就想实现这个目标。
要是真这么简单,所有人早就做上他们想做的事了,作者聪明的不讲大道理而是讲了两个故事:一个绿海龟的故事,有一年她去夏威夷浮潜,遇上一只绿海龟,她怎么都追不上它,明明看着它游得很缓慢,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追不上它,后来凯西浮在水面上发现,绿海龟的动作遵循着海水的运动规律。当海浪推向岸边,与绿海龟行进方向相反,绿海龟会浮起来划水,但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浮在原地。当海浪向海洋的方向涌起时,它会加快划水速度,这样就可以乘着海浪前进了。绿海龟教会她的是,如果你和你想做的事不在同一个频道,你就会浪费许多精力,等你有机会做你想做的事时,你可能已经没有力气或时间了。”
另一个故事是商人与渔夫的故事:
“一个商人去度假,他想远离尘嚣,好再次攒足干劲去赚钱。他飞到遥远的目的地,在一个小村庄里游荡。他注意到当地有个渔夫看起来特别开心,特别满足。商人很好奇,于是有一天,商人找到渔夫,问他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渔夫回答说:“他每天早晨醒来,先和妻儿一起吃早饭,然后送孩子们去上学,他去打鱼,他的妻子开始画画。他会花好几个小时捕鱼,捕上来的鱼够全家吃了,他就往回走,到家之后打个盹儿。晚餐后,他和妻子沿着海滩散步,看日落;孩子们则在大海里游泳。”
商人惊呆了:“你每天都这样吗”他问。
“基本上是吧。”渔夫回答,“有时候我们也干别的,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就这么过,这就是我的生活。”
“你每天都能捕到鱼。”商人问。
“是的。”渔夫回答,“海里很多鱼。”
“除了平时给全家人吃的鱼,你还能捕到更多的鱼吗?”商人问。
渔夫看着他微微一笑,答道:“能啊,我经常补到多余的鱼,不过我把它们都放了。你看,我就是喜欢捕鱼。”
“可是,你为什么不捕一整天鱼,尽可能多捕一些?然后你就能把鱼卖掉,挣很多钱。不久你就买得起第二艘船、第三艘船,雇其他渔夫给你捕更多条鱼。过不了几年,你就能来到一座大城市的办公室里工作,我打赌,十年内你就能拥有一家国际渔业公司。”
渔夫又对商人笑笑,“我干吗要那么做?”
“为了挣钱啊,你这样做就能挣到很多很多钱,然后退休。”
“我退休之后干什么去?”渔夫问,依然满脸微笑。
“想做什么都行吧,我觉得。”
“比如,和我的家人一起吃早餐?”
“对啊,可以啊。”商人说,他看到自己的主意没让渔夫兴奋起来,有点儿恼火。
“我喜欢捕鱼。那如果我退休了,我每天想捕鱼就能捕鱼?”
“能啊。”商人说“那时的鱼可能没现在这么多了,不过应该多少还有一些。”
“然后晚上我就可以和我的妻子一起沿着沙滩散步,看看日落,我们的孩子能在海里游泳。”
“当然可以啊,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那时你的孩子们应该都长大成人了。”
渔夫微笑着和商人握了握手,祝他可以早日鼓足干劲去赚钱。
大家明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却偏偏把那么多时间都花在准备工作上,而不是立刻就做,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不知会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戳到不同人的内心,这个现象是不是很有意思。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都暴露在大量营销信息中,如果不谨慎点儿,我们肯定会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某样产品或服务上。最后,我们会陷入一种财务困境,必须不断去做事情挣钱,尽管那些事情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
其实转变这样的心态重点在于:“你要清楚,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