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以冲突的枪声打响,网络上不断流传出的视频图片让大家看到巴勒斯坦的满目疮痍,坍塌的建筑,流离失所的人们,战火飞扬中,唯一的色彩是被迫害的红色。思绪飞到近代时期,那时的中国国运飘摇,民不聊生,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时世。面对贫穷、落后,愚昧的现实,一群有志之士开始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播出让广大群众更多层次地去了解触摸到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两个年轻人在父亲的注视下阔步向前走,光阴交错,时空扭转,厚重的脚铐在地上摩擦出沉闷的响声,溅起的尘土被鲜血裹挟落下,风华正茂的青年们做出了向死而生的选择,奔赴刑场的路,是无数先烈们的选择。我时常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把他们塑造成无悔的牺牲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回答: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精神动力。
伟大的建党精神传承到了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传承到了今天,今天的中国恰逢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又该交出一份怎么样的答卷呢?
“00后”战士陈祥榕,写过这样的战斗誓言“清澈的心,只为中国”,2020年6月,在边境冲突中,他突出重围,营救战友,英勇战斗,直至牺牲。面对艰苦的工作和恶劣的环境,陈祥榕从未退缩过,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喀喇昆仑、边陲之地、冰峰雪谷,戍边英雄以热血筑起祖国巍峨界碑,用青春守护华夏岁月静好,彰显铮铮英雄气、巍巍中国魂,他的牺牲,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代年轻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在史无前例的伟大脱贫攻坚战中,黄文秀以自身的奋斗诠释了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她的脚步踏过了田间地头、走遍了泥泞山路,她从不在困难面前退缩,从不因辛劳而懈怠,从不因艰险而止步。她始终笃定信念,执着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她曾说“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30岁,人生之路还未行至半途,黄文秀短暂而壮丽的人生却在此刻画上句点,她的坚守和奉献让我们看到的是青年理想激扬的力量和青春勇敢的担当。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一百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被人传颂的佳话;一百年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党的二十大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将近200年,中国已经不是从前模样,但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梦想矢志不渝、薪火相传。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图盛景,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更是青年的,对于我们来说,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享受中国式现代化红利,更应该为这伟大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不管身处哪个岗位,最基本的都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使命在肩,当有鸿鹄之志,唯有不断奋斗,才能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