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聪明能干、活泼开朗、仗义勇敢、多才多艺、能说会道、贤惠善良、还当过村官、很有领导能力。反正用所有华丽的词澡来形容她,都不过分,都有配得感。

母亲的生日,是女英雄刘胡兰光荣就义的那一天。所以母亲一生的性格刚毅、正直、不卑不亢。还真有点革命者的风范。母亲入过党,是我们家的第一个代党员。前两年妹妹她儿子,我的外甥也在大学里入了党。是我们家的第二代党员,也算是母亲的唯一传承人了。

母亲年轻时,当过村委会的妇女主任,还兼任生产队里的妇女队长。经常去县里、乡上开会,生小妹的第二年还被县上选举要去北京开人大代表会的。很可惜,当时妹妹小,还在吃着奶,机会就这样被搁浅了。那是母亲人生中最为遗憾的一件事了。

母亲的个性很前卫。记得小的时候,母亲就率领着生产队上的所有妇女,大姑娘、小媳妇、小女孩儿们把长头发、长辫子剪成了短发一一上海头(齐耳短发)。我们家三姐妹从大到小全都剪成上海头。成了大、中、小三朵小磨菇了。她还教会村里的姑娘们骑单车(自行车),我八岁就会从三棵架里骑自行车了。每到赶街天(7天一赶)就带领着一个自行车队去赶街子。那时候流行在各乡镇村晚上放路天电影。母亲就带领着村里的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在哪个村放,就披星戴月的领着大部队赶往哪个村去看。回来的时候拉着小的扶着老的,最远的地方是我们村还要进去的董家湾打马坎(村名),有六七公里路、走路要走一个来小时。来去的路上母亲都给我们大伙儿讲故事、教大家唱歌。所以在伸手不见五指、漆黑的夜里我们一点都不害怕。

母亲心灵手巧,在队上第一个学会打机器(踩缝纫机),还教会好几个心灵一点的妇女也会做缝纫机的活。每年过年母亲都会接一些打衣服的活来做,打一件衣服五角钱。我们过年的压岁钱三角五角的,就是母亲给人家做衣服辛苦赚的外快了。做这些针线活是晚上加班加点做的,白天还要顶着日烈、冒着寒风、风雨兼程的干农活。母亲一人挣工分要养活我们奶孙五个人。父亲十八岁就外出当工人去了。记得在生产队时,我们还很小,我家因为劳力弱,五个人就母亲一个人干活抢工分,每年一年辛苦下来,还要交出百十块钱给队上。这百十块钱呀,母亲要背粮食去街上卖,完了不够的还得把宰来过年的猪肉也卖上一些去补交。那时候的生活重担呀,压得母亲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母亲的脾气也越来越不好了。我家三姐妹那时小嘛,嘴巴又馋,在家里就偷母亲藏起来,专门给奶奶吃的零食东西。比反,每个赶街天母亲背几升粮食去卖,卖点钱自己省口诺牙不舍得吃,给奶奶买点麻果、猫食糖(零食名)之类的东西回来,交待我们三个不准吃,是给奶奶吃的,然后就收到奶奶的,老早就做好的大板(棺材)里。我们三个就我抬大头、小妹抬小哪头,抹开一点点,刚好够小妹的小手伸进去,抓一点猫食糖出来,三个人一个尝一点味道。哪个时候的猫食糖真好吃,又香又甜。味道是尝过了,做贼还是心虚的,生怕被母亲发现了,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母亲那般的精明干练,怎能逃得过她的法眼?后来发现了,就三个的拖到大场院里,当着一道门的邻居们,从大到小排成队的,用大扫把霹头盖脸的一顿打。打得三个哭天喊地的。从此在不会有下次了。

母亲被评为好媳妇的称号,贴在了我家的门头上,这荣耀一点都不亚于当年的军属之家。母亲生了我们三个女儿,本来第四胎是生儿子的,因为母亲自己就是妇女主任,主抓的就是计划生育,需要以身作责。后来把四胎打下来了真是个儿子。但母亲没有遗憾,也不后悔。她说现在的社会了,生儿生女不都一样么。奶奶也很支持母亲的工作,从没嫌弃过我们三个孙女。父亲更是爱我们三个女儿如珍宝。还很是自豪的把我们比喻成:插在他头上的三支花。所以母亲对奶奶孝顺。那些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家住着的一个上海女知青,名叫小尚。她分不清奶奶是母亲的婆婆,一直以为母亲是奶奶的女儿,后来才知道她们是婆媳关系。很多来我家住过的乡上县上的领导们,都以为母亲是奶奶招在家里的女儿。

母亲和父亲三十多年的夫妻分居生活。传扬了他们爱情的忠贞不渝。吵架后还能手牵着手的婚姻,现在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60周年的金婚纪念日。父母的爱情,是我们做儿女的榜样!

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里,母亲是很严厉且凶恶的。有时候我仿佛觉得,她不是我们的亲生母亲。读书时,我和大爹(大伯父)家第四个堂弟是同班学生,堂弟回家吃饭时,大妈总是把好菜好饭留给他。我家遇到找人做活时,母亲总是把好饭好菜给找来干活的人吃饱喝足,我们三个孩子要留在后面吃,有菜就吃点,没有了就喝点汤。那时候人小、肚量、气量也小,就气母亲、恨母亲。等长大了、成人了、结婚了。才真正的理解那句古训:当家得知柴米贵、养儿才报父母恩。

现在自己也年近古希,才真正的理解母亲这一辈子是真的不容易,是真正的了不起!是真的具有英雄刘胡兰的魄力和风范。母亲现在都快八十岁高龄了。前两年我开车带他们出去玩时,她还跟我说:莫看你们一个个的会开车,我要是还年轻几岁,学开个车也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母亲还会做赤脚医生,队上的人生病了就来喊她去打针,哪家的猪呀、牛呀的有个病痛也都来叫她去打针。母亲这回又成了电影里的双枪老太婆了。她还教我打针,说是等她和父案老了要给他们打的。开始我软脚软手的下不去手,她就说了:做事要稳、扎针要准,三慢两快是打针的要诀和手法。父亲一感冒,母亲就让我拿父亲来练手。硬生生的把我教会了打针。

我爱我的母亲!也尊敬我的母亲!我爱她的为人品质!更敬畏她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母亲精打细算,很会操持家务。她和父亲的那一丁点的退休金,不仅把整个家的生活安排好。还要存点积蓄。前几年我做生意赔了钱,心情沉到了海底。是母亲安慰我、资助我度过了人生的每一个低谷。母亲是我的至亲,更是救我于水火的救世主。我要感恩我的母亲,是她给我了生命,又教会我如何做事做人。

我的女儿曾对我说过:我这辈子最敬佩的人就是我外婆了。确实是的,我们三个姐妹加一起都不顶母亲一个。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0年9月10日,晴。 上午十时,刚忙完手上的工作,有视频发过来,是我家细姐发来的。 细姐问:“涛古,中秋回来...
    碧涛文苑阅读 313评论 0 1
  • 第十章 洪水来了 一晃两年过去,小花也长大了,她一步也离不开奶奶。早上天微微亮奶奶就赶着牛端着斗去推磨了,小花醒了...
    燕子_2434阅读 689评论 0 1
  • 我的母亲今年已经84岁高龄,但是腰杆笔直,身体还比较硬朗,只是近几年耳朵稍微有点背。在周围人的心目中,她是一...
    青花微凉阅读 172评论 0 1
  • 我的母亲,出身于地主家庭,因经历过斗地主年代,所以从不善言辞,除了家人亲戚几乎不与外人交往,因而也几乎没有...
    虹汐阅读 343评论 0 0
  • 母亲生于1940年的冬天,上周末刚过完82整岁的生日,生日的当天我带母亲去了小区附件的一个馆子,母亲吃了一块煎牛扒...
    亚一迪西阅读 2,109评论 42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