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蕾约好,共读的是曾奇峰的《你不知道的自己》。
书是蕾送我的,拿到书的那一刻,在扉页上写下了:人需要从外向内走很久的路,才有可能抵达心灵的深处,学会了解自己,靠近自己,让知道“我是谁”成为一种可能。
一直在探寻“我是谁”……
自从2009年参加了高院组织的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开始,我俩就步履蹒跚但兴趣盎然的走在寻找自我的同一条路上。
正如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找到在网上共读的方式,看来只要是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就会寻找到要实现目标的路径。
一个小时的共读,我们读了书中两小节的内容,姑且称为上篇和下篇吧!
上篇:学会不放大痛苦。
和那个来访者一样,生命里也会有因为做错哪怕很小的事,就有天要塌下来的感受,同问?为什么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感觉?作者给出了答案:没有把过去和现在分开。
是的,生活中,我们都会有意无意的放大痛苦,但我们不知道那可能是因为以前遭受惩罚时形成的自动化反应机制。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形,惩罚开关自动启动……
要做到把过去的痛苦和惩罚与现在分开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与我是需要刻意训练的,训练延展自动化的体验模式,学会关注接纳自己的情绪,平静的看着情绪潮起潮退,而不被它所控制。
要达到这种境界,让情绪不积累是平时要做的基本功。
一直都说要活在当下,今天对这句话有了新的体验。活在当下,就是放空头脑里所有的思考,沉浸于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让自己和身体感受在一起,而不是和自己的想法在一起。
下篇:为人生的愿望设序。
这节共读,有一句话是我和蕾一致认为最核心的文字:内心有了一个稳定的做事情的顺序,沿着这个顺序往下走,可以使单调的事情变成一种享受,任何事情变得顺畅,都可以是享受。
似乎用了一生的时间,在寻找和验证它。
33年,想起搬办公室的事例,来诠释作者的这段话。
办公室与自己热爱的岗位像是一个隐喻。
一直都没有机会去到自己喜欢的办公室——没有机会去实现当法官的梦想。
没有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做好自己眼前拥有的工作,也经历了内心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相信我俩还会在共读的路上一起往前走。
共读,让我们和那么多有智慧的人交流,丰富我们的内心,增长我们的力量,拓展我们对自己认知。
这是一条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