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没有联系的朋友,每次发信息过来就是分享负面的消息,虽然也不是针对我个人,就是很日常的行为,但我突然发现人不能一直停留在负能量中。平时我们每个人可能也都会报怨,会接收到不同类型的负面消息,但总体来说正能量居多。然而这个好友好像每每分享都是负面的东西,虽然没有对个人有什么影响,积少成多,就形成了对这个人的一个印象或者评价吧。于是我下意识的认识到,你如果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其实这也是行为与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的结果。想要实现某种转变或达到某个理想状态,关键在于采取相应的行动,并持续不断地表现出那种状态应有的特质和习惯。这是一种主动塑造自我的哲学,鼓励人们通过模仿所向往的生活模式、思维框架以及日常行为,逐步接近甚至最终成为自己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例如,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那么就应该像有学识的人那样生活:阅读广泛,思考深入,积极参与讨论;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那么就需要展现出企业家的精神面貌: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坚持不懈面对困难。
这种方法背后的逻辑是基于心理暗示与习惯养成理论,即当我们长期维持某一类型的行为时,会逐渐内化这些行为背后的理念与价值观,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内在认知与外在形象,直至真正成为那个理想的自我。
因此,“如欲成为何等人,必先行何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