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队,豪华、梦幻之师,一路狂胜进入美洲杯决赛,面对勘为“丑陋”的巴西队,0:3完败,克雷斯波、贝隆、阿亚拉甚至里克尔梅等一代球星可能就此告别国家队舞台,14年空无一冠的悲情乃至耻辱继续。
人们自然要把失利归结为后防的孱弱,毕竟他们是要对失球负直接责任的。可是,作为一个足球强国,他的后卫即便差又能差到哪里去?何况我们对阿亚拉、海因策这样的铁卫的个人能力没有太多的怀疑。此外,既然进攻上能有如此才华横溢的整体观,那么我们也无法怀疑主教练和球员懂得如何有效组织后防,说到底,足球无论攻防关键在于整体,球星的灵光一现毕竟属于少数现象(否则就不是“现象”),那么,正如今天所叹,阿根廷对进攻的完美追求导致了其后防一次次被洞穿,不妨细察。
先从一个往昔场景看起:奥特加们在中路一次次渗透,又一次次被费迪南德们在禁区前沿给破坏掉最后一脚;奥特加们一次次从边路起球,巴蒂斯图塔一次次起跳与费迪南德、坎贝尔们争顶,最终湮没在长人林立的禁区内;攻入一球,龟缩防守,于是淘汰阿根廷……每一次回忆此情此景,都不免心痛,我永远也无法理解无法原谅贝尔曼的顽固!
对巴西队比赛,场面仍是不能和比分划等号的,阿根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整体的、球星云集的进攻实力和控制力,然而久攻不下时被对方反击连下三城,其中有一个镜头让我记忆深刻:巴西队埃韦带球反击,过中线时另一名接应球员刚刚出现在右身侧,而阿根廷防守队员有3个,也就是3防2,但巴西队接球者带球至禁区右前方抽射中的,这个过程中没有一名阿根廷后卫上前一步封堵路线(即便担心被过掉,身后也是还有一人保护),而离他们并不远的中场球员也没有一人奔袭协助后防逼抢巴西前锋。我们能责怪谁?只能说,阿根廷队对进攻的追求已经深入他们的骨子里,不仅是中前场球员也包括后卫队员都宁可狂攻上去回不来也不愿像乌龟一样待在后场。这种打法赏心悦目,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应该看到对中等实力的球队胜算极大,如此前的一路狂胜,问题在于面对技术能力并不输于自己的巴西队,以及那些整体一流、防守出色的欧洲劲旅时,进攻,看来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这从逻辑上也很好理解,毕竟阿根廷再强也没有对意大利、法国完胜的绝对实力,否则岂不是早已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难忘2002世界杯上,实力公认最强的阿根廷队围着英格兰、瑞典半场狂攻,却被欧文等人偷袭得手,光阴荏苒,今年热身赛上仍旧狂攻英格兰并领先大半场,终场前却又被老对手反击逆转,多么熟悉的场景!世界杯上奥特加、加拉多们就此告别,就像他们的前辈巴蒂斯图塔一样手无一杯,多么令人无法忍受的悲情!难道他们——那些聪明伟大的教练佩克尔曼、巴西莱、比安奇,那些战功卓著的球员马拉多纳、卡尼吉亚、肯佩斯们不知吗?不,他们明白狂攻之后的隐患,他们明白对此付出的代价,他们明白收缩防反场面不好看但可以更稳妥地赢球,但他们就是不愿意!!!这就是完美主义!由人推己,由球推人,我多么能够理解这种完美主义情节啊,对一项事物、做法或风格的执着追求,往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往往苍劲的背后是一声无奈的叹息,但是他们决不轻易回头,那块能撞得他们停下脚步斟酌改变的南墙还不知在前路何方!
回到技术层面,阿根廷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攻击天才,谁又能又舍得不用尽其才呢?相比之下,又有多少球迷喜爱进攻保守的阿根廷呢?所以,很多事不能唯结果论,官员、教练、球员、球迷都明白此理,尽管面对一次次失落悲伤大家不得不再思考结果和过程之间的关系。
不得不拿生死冤家巴西队与之比较,无可否认,巴西队同样是一支攻强于守的世界强队,他们的防线无论整体还是球员平均能力与意大利这样的传统防守强队相比都有差距,也不如98年的法国队后防线,但这显然没有阻挡其连霸大赛冠军的步伐,这就与阿根廷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何?原因也许说起来很简单,即巴西早已不是一支以进攻第一理念的球队,或者说他们踢球的风格本来就与阿根廷不同,这从两国联赛的区别即可看出,前者的进攻主要靠球星的个人能力,后者讲究整体配合,尤其是中场的策划传切。比如,巴西这些年的冠军队伍里,谁是固定的前腰,球队又是以他为进攻核心的?没有,里瓦、小罗、卡卡都是活跃的“锋卫摇摆人”,但阿根廷不能没有贝隆、艾马尔、里克尔梅来掌握球权,即使贝尔曼(记不清顽固教练的名字了)尝试过更接近欧式风格的踢法,也是也失败告终,且让球迷十分不爽。当然,世事在变,梅西的出现无异一颗璀璨光芒的新星升悬潘帕斯草原上空,组织、奔袭、过人、进球几乎无所不能,我们期待很多,但只待来年。
都说98年世界杯上的法国队前锋差,结果他们仍拿了冠军,所以即使不是完美之师,也不能排除其称霸世界的可能。谁能说3年后的南非世界杯,轮到的不是阿根廷队呢?而且,老一辈远去了,年轻的梅西、特维斯、马斯切拉诺、阿圭罗、加戈、伊瓜因们还来日方长,如果说明天又冒出个“马拉多纳接班人”我可一点不奇怪,阿根廷足球,本就如此迷人。
98年、2002年连续悲情折戟,我都是情难自抑,泪水婆娑的,但痴心不改,坚信终有称霸天下的那一天,就像我喜欢的另一支球队意大利;做人何尝不是同理?为王为尊者只有一位,世俗所谓“成功”者也是少数,但不妨碍那些为理想默默执着追求的人过着充实有意义的生活,并为他人为自己所喜爱。200百多天前,我因为性格中的完美主义不能容忍爱人感情的不完美,结果失去了此生无可替代的宝,付出了一生忏悔的代价,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更加明白生活的意义,也从不会放弃心中所思、所爱。
(附:再次对周文渊先生的“评论”文章表示不屑,我很少如此公然表示自己的反感。有一些人,也许就等着最终的比分而无心观看,他早就准备了出线所需吹捧稿及失利所需讨伐稿,他们也许根本就不懂得认真静心地观摩一场比赛对自己的文章质量影响有多大,所以他们写出来的所谓评论就是一堆空洞乃至荒谬的垃圾,毫无分析力和预见性,个人态度也是墙头草两边倒,当然,这就是他们的职业。)
2007年7月24日
东二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