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四月天,我就会想起一位女子,唤名为林徽因。
她是爱,是暖,是希望。
她住在清淡温婉的文学里;住在衷肠热心的建筑里;住在无数人吟诵的康桥中。
且又是一个雨天了!
我坐在窗边感受着随风飘进的细雨,温柔、细腻而又有些淡淡的湿冷。打湿了那一头飘逸的长头,打湿了那一张温润的脸庞,却在朦胧的雨雾中闪现出一丝神秘。
再手捧一杯淡淡的菊花茶,轻轻地啜上一口,这香气就这么直逼入心底,使得一股涓涓细流的情绪喷涌而出。
也许我总希翼在淡雅的芬芳里静看素雅流年,用一张便签写上那素锦文字。
古人有云中托书之说。可我倒愿把它折成一个纸飞机,翻越千山万水,跨过山脉河流,飞到那梦中人的身边。也无需留名,也无需回信,只寄托我那低低的思念,喃喃的话语。
蓦地就想起了康桥上的那段悠远的往事。
一个是多情浪漫的才子,一个是素雅静淑的才女。他们相遇在充满情愫的康桥,并彼此都被对方吸引。
这里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甚至于脚下的每一寸土壤都被深深地印上爱的印记。
只是那碰撞出地火花却最终如一场美丽的烟火消失无痕。她说:“这样的男子适于心灵上的相通但不宜与生活上的厮守。”
也许生活到底不过是一场耐力乏味的马拉松,我们需要另一种沉静,甘于接受平淡。而他却注定是个追求激情的男子。
没有什么遗憾!有些人就是这样,在你的生命里抹下一笔灿烂的阳光,却在黑夜来临之际又瞬间离去。你会觉得心痛,也会很努力地去找寻,但真正要放弃一切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时,却又被现实熏得畏手畏脚,只在心里祈愿安好。
可叹是那名心心相契的男子却因为一场意外而英年早逝。这突然的消息震得手中的笔都滑落在地,但她却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只觉得属于自己的晴天从此全部黑暗。她失去了精神上的伴侣,或许以后她再也没有力气去抒发一情一意。
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你在,便是一种安宁。我无需去见你,也无需与你诉说这衷肠,只要知道你还活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我就会继续安安稳稳的生活。就当你是个老朋友吧,也让我惦记,也让我心疼。
但若你不在了,却又让我如何安心!
只是在她为他伤心不已时,又何尝还记得那个名叫金岳霖的男子?
我想在所有男子之中,金岳霖是最爱林徽因的。他未曾想过去争取,亦未曾想过把她据为己有。而是选择以一位暗恋者的身份默默陪伴。
也许在他心中,她的幸福远胜于自己的利益。他无条件的支持她所做的任何决定并把这份最深的情分埋在这个轻灵脱俗的女子心中。他的爱没有徐志摩那般浪漫张扬,也没有梁思成那般理性坦然。他爱得渺小,甚至于有些卑微。
可是就这么一个痴情的男人却如细雨微风般感动众多世人。人们慨叹他为爱孤老却又惋惜他赋情不值。也许留些遗憾也是极好的,至少会生出各种美好般的假设,残留无限遐想。
然,金岳霖的一生看似孤苦却又染上一笔温暖的色彩。他与林徽因虽不能结为夫妻,相持到终。但却可以共话青茶,日日相见。
林徽因后期奔波于战乱间,像一只迁徙的小雀辗转落脚。而据说不管林徽因到哪,金岳霖都一定会紧紧相随。
这个男人不会所谓的甜言蜜语,但却用自己最诚厚的行动表露他的全部心迹。
他何尝不明白,这一世,他与她再无姻缘可续!但他又绝不肯另娶她人,也不愿迁就世俗。因为在他心中她就是他唯一所爱。
直至林徽因死后,金岳霖也并无半分别想。他抱着她的回忆度过余下时光。仿佛打一开始他就做好了为她孤老的准备。
金岳霖的爱是沉重的,却又是幸福的。我想一个女人能让一个男子赔上自己的一生是何其幸运!而一个男子能爱一位女子爱到如此境界又是何其悲壮!
他记得她的生日,记得她的笑容,记得初见时那屋檐扫过的落霜,却唯独忘记了他自己。他爱得那么投入,爱得眼里全是她,爱得仿若全世界就只有她一名女子。
无论这世界多缤纷喧闹。让他流连的不是一堆胭脂粉刺,而是最唯一的那朵白莲。
于当下而言,我们再无法去揣度金岳霖的心思。或许他甘愿如此并感满足,又或许他自知定局只好化身为友。
我们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个当下世人都如金岳霖般为爱坚守一生,只要在活着的时候不负他人亦是一种真情。
一个“情”字,它可以组成许多形容词。但在金岳霖的身上却被诠释到极致。
他用陪伴告白长情。忠告世人:唯情不可负,唯爱不可污。
雨还在下,今夜恐怕是停不了了。这名名叫林徽因的女子,我大概能勾勒出她的模样,她的性情甚至于她面对悲伤喜悦的从容。就像那夜来香,只在每个寒冷的夜晚静静地吐露着芬芳。不去招蜂引蝶,不去炫耀搔首,只愿做最真实的自己,就这么淡淡地来,淡淡地去。
也许康桥上的故事还在一层一层的上演着;也许这世间的某个角落还有感天动地的为爱坚守的执着。
但无论历史远去了多久,关于康桥,关于执着,我依然会清晰地记得那个如莲一般的女子,花一样的面容,阳光一般的浅笑,以及包裹在她身上的那些淡淡浓浓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