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读🌹“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处世观

何谓轻?何谓重?何谓静?何谓躁?

老子继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提出了“道法自然”之后,到了本章又以一种非常肯定的语气把“轻重”和“静躁”这两个方面的“相对”放到了一起。从“人法地”的角度来看,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都是重在下、轻在上。在地的层面,以“地心”为根;在人的层面,以“人心”为根。

能够主动控制“静与躁”靠的是心,可人心各有其衷,如万物芸芸,虽都来自于大道造化,但每个物种都有各自不同的生命路线,所以我们所看到的“轻重”与“静躁”其实依然属于道法自然的演化。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处世观。

这是老子在第二十六章开篇就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画面。画面上说,世间的人们啊,整日里奔波忙碌,追求世间的荣华富贵,很少能静下来照顾一下自己的身心,所以说躁动不止啊。如果有一天,我们有机会静下来内观自己一颗心之时,就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其实,让心清静下来、沉淀下来,当清静的力量很强大时,就能克制躁动了。

人生旅途中所有重大的问题,都是一面镜子,都是为了看清我们自己,成就我们自己!这就是“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道德经第26章》连载0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