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不知从何时起,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晚婚或者不婚者日渐增多;在老年人的群体中,再婚现象并不罕见。但是老年人再婚时选择到称心如意的人,其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结婚往往是以情为主,以利为辅;对于大多数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再婚往往是以利为主,以情为辅。凡事无绝对,这里指的是大部分人而并不是全部。
至于一部分年轻人为什么选择晚婚或者不婚,还有的是婚后不生小孩,这其中必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抛开年轻一族不谈,这里主要说一下老年人再婚。
丁女士已届花甲之年,她孤身多年,本想找一个老伴再组家庭。但他的儿子和儿媳极力反对,原因是二婚双方往往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都会想方设法的把钱财搞到自己的手里,用来资助自己的儿女。经过丁女士不断的努力,儿子儿媳总算答应下来,于是丁女士开始物色人选。
亲属、朋友、同学和同事中有很多热心人,他们都想为丁女士牵线搭桥,但是事与愿违,没有合适人选。后来大家为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网上发帖,这样的话传播面广。丁女士一听有道理,于是她把条件整理好,发了帖子,形成了“海选文书”,内容如下:
“作为一个快60岁的老太太,想找个老伴儿比登天都难。
不管怎么样,我是不想降低找老伴的标准,我的标准有九条:
一,男方要有退休金,有医保,年龄不超70岁(包括70岁)
二,退休金5000千元以上,(包括5000元)
三,没有大病,会做饭,热爱生活。
四,自己名下有不少于50平米的房子,最好会开车,代步车贵贱无所谓。
五,必须登记注册。
六,小病互相照顾,大病找各自的儿女。
七,不看孙辈,两方谁的孙辈都不看。
八,家务活两人共同分担,不许因为家庭琐事影响心情,生活费主要男方出。
九,出门旅游的费用三七出,男方出七,女方出三。
我的这几条标准怎么样?
如果我按照这个标准来找,三年内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老伴。
如果三年内找不到合适的老伴儿,以后我就再也不找了,我就一个人好好的过余下的每一天。”
这个海选文书应当说不够规范,单说第二点,退休金5000千元,那就是半个亿人民币。在国内,哪个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第三点,没有大病,会做饭。那你自己的健康状况呢?你能做家务吗?
第六点,生病各找自己的儿女,如果一方生大病,另一方就转身走人。重组家庭最起码的责任心在哪?
第七点,都不看护双方的孙辈。不看护自己的孩子,那就不能为儿子儿媳分忧解难。自己不想发挥余热,但到你真正卧床不起的那一天,你就想让你的儿子儿媳去护理,那时候你已经成为了后人的生活负担。不客气的说,那属于是累赘。你对自己的家庭都没有贡献,还想让人家日夜的护理你,到那时候儿媳会是一种怎样的眼光和行动?
第八点和第九点都是说,无论在家里或者是出门消费,男方都是消费主力军,自己是否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付出?
对于文书中的条款,张师傅这样说:“我就是二婚,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今年60岁,搭伙老伴62岁,我们重组家庭已经九年了。我的工资是6500元,她的工资是将近2800元。在这九年里,她自己账户里的存款增加了16万元,我结余的钱比原来少了很多。”
小李调皮,他笑着说:“面包会有的,老头也会有的。”
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人意料。这海选文书发布之后,评论如潮,但是实际上准备上岗的人都望而却步。
如果把海选文书的内容改进一下:“再组家庭以后,两人就不分彼此,每月的花销双方按相同的比例出资。对方的儿孙就是自己的儿孙,要尽到努力帮助儿孙,永远不计较个人得失,家务活抢着干,必须打造出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效果又将是如何呢?
丁女士的海选文书确实引起了轰动效应,希望其结果能够像小李所说的那样,“老头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