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朋友聊天,提及婚姻问题时,朋友变得明显犹豫了很多。她的原话是:我这样可能不适合结婚。
这样是指哪样?她给我详细分析了一下。觉得自己性格拧巴,没有安全感,害怕争吵,敏感,不适合群居……
最后的总结是:看多了自己原生家庭生活的鸡毛蒜皮和一大堆破事儿,觉得婚姻生活可能就是个坑。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的确存在,但是,怎么什么事都有原生家庭的锅啊?
从《都挺好》的苏明玉,到《安家》的房似锦,“原生家庭”一度越上热搜榜,评论区更是充斥着对原生家庭的讨伐。
那么,原生家庭到底是指什么?它就是坏的么?怎么看待原生家庭?如何在原生家庭中成为自己?如何改变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阅读了这本《超越原生家庭》。
01.
《超越原生家庭》,作者是美国医生罗纳德·查理森(Ronald W.Richardson),豆瓣评分7.7。
个人感觉这是一本实用性挺强的书,作者穿插了很多实例,从真正的原生家庭发生的事件出发,剖析原生家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书籍篇幅偏中等,我花了四个晚上看完,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将个人代入,试图发现自己在原生家庭所呈现的角色以及表现。
这本书想要帮助读者做到的几点是:
(1)深入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
(2)让读者对原生家庭的认识产生实际作用和效果
(3)需要读者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改变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方式
02
什么是原生家庭?
作者在书中很简单地指出,原生家庭就是指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不带有任何偏离性的立场,原生家庭只是普通家庭的存在。
在罗纳德看来,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会不会处理原生家庭的各种影响。
这其中所渗透的应该有自己的主观因素,也就是说,原生家庭所传达出来的各种价值导向,需要有我们自己的判断力。
但作者并非试图否认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相反,他认为,有关我们的性格养成,以及后期所表现出的敏感、恐婚以及其他性格缺陷,这应该归因于家庭中你长期所受到的负面的环境熏陶。
简而言之,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整个世界观,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环境塑造的。
例如,夫妻之间的婚姻失败很多都是因为双方都试图在婚姻关系中解决他们各自原生家庭遗留下来的问题。
A与B是新结婚的小家庭,但A从下到达所接受的观念是:花钱需要有目的性,能省则省,而B从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过好当下,钱财乃身外之物。
不同的理财观念就是原生家庭的产物。
面对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观念,双方都想说服彼此,达到“你应该按我的方式去生活。”的目的。
作者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即任何婚姻都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两个家庭的结合。
一旦动态失衡,那么婚姻关系则岌岌可危。
03
原生家庭中家庭内部运作机制
在谈论如何解决这种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前,我们得先了解家庭内部的运作机制问题。
家庭不是一群“各行其是”的个人的集合体,不是所有家庭成员的简单相加。”
机制一:家庭成员间的规则感
作者认为,一个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每个家庭、每种关系也都有其内在的规则。
这里的规则主要是指:在各种背景和环境中,规定人们应该如何开展行动的一系列预设和期望。
如潜规则和显规则。
(1)潜规则是指:可以明白讲出来的。例如:不要打断别人的僵化,有话就说,不要开音乐太大声。可以公开谈论的规矩。
(2)显规则:默认的,不可以公开承认或讨论的。
例如:当家庭中有什么事不让你顺心时,你不能发怒,但可以让自己感到压抑。有些家庭禁止内部争吵,成员之间必须保持爱和睦。具体表现是:生气时出门冷静一下,然后微笑着回来。
机制二:家庭成员间的亲疏远近问题
社群之内,每个人都是一方面需要“亲近感”(或称为“聚合感”),另一方面也需要“距离感”(或称“分离感”)。
大多数时候我们要么是“追逐者”,要么是“疏远者”,但每个人都能够扮演好这两种角色。
这不仅适用于家庭内部成员,也适用于恋爱关系。
前段时间我的摩羯座室友很苦恼。
有个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位相亲对象。男生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但室友慢慢开始抗拒这段关系的进行。
给出的原因是:对方一直在密切关注自己的社交账号,常常打游戏也等自己上线,并且对自己以前的事情做了充分了解。
她觉得自己被过度关注了,甚至有些窒息感。
很多人都误以为建立亲密关系就意味着个体独立地位的丧失。
罗纳德在书中也指出,一段亲密的感情关系中,女性往往扮演者“追逐者”的角色,而在一段亲密的性关系中,男性则扮演着“追逐者”的角色。
如果无法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追逐者”会感到失望,因为“追逐者”是需要别人的人,他们的行为受到“遗弃威胁”的驱动。
相反,如果二人关系过于亲密,“疏远者”就会感到不悦,甚至会感到“窒息”。“疏远者”想要特立独行,总害怕自我被人“吞没”。
我的室友所感受到的窒息感,就是来源于这种过度追逐后所感知到的可能被“吞没”的危机感。
人们应该如何面对“亲密”关系,保持安全有度的社交距离很重要。
机制三:家庭分歧的处理
分歧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要求他人做些什么,家庭关系中这种现象尤是。
而一般情况下,被要求(或命令)做出改变的一方会用以下四种方式做出回应:
(1)顺从
(2)反叛
(3)攻击:把大量精力浪费在让对方听话和认输上。
(4)断绝关系
如何在保持这种关系的同时还能维持自我呢?
心理学中有个说法叫:分化
罗纳德针对此提出两种人:目标指向性的人与关系导向性的人
目标导向性的人:一个人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能够确定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信仰和价值。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以此来攻击他人,忽视与别人的人际关系。
关系导向性的人:在情感上不太成熟,他们的自尊和满足感完全依赖于别人。他们把精力和时间全都花在人际关系中,以求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不是专注于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目标导向性人格的人往往分化的比较成功,他们能够区分自己的感受,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非浪费情感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而分化的反面就是融合。
融合,就是陷入一种共生或者寄生关系的泥潭之中。总是对别人的行为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反应。
当人际交往中的双方和谐一致时,他们可以很好地保持亲密关系。但当双方发生分歧时,就会相互疏远,或者进行“权力斗争”。
机制四:有趣的替罪羊现象
大多数家庭成员内心都认为:我们大家都很好,就是那个人有问题。
如果一个人不能把他都改正过来,就要把他排斥出去。因为关系过于亲密而产生焦虑时,他们就会诉诸“替罪羊现象”。
充当“替罪羊”的子女往往对父母之间的分歧最敏感,也最害怕父母分开。
正是因为害怕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后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充当“替罪羊”的子女会故意为父母提供一个关注的焦点,让他们不爱关注双方关系,反而关注“替罪羊”子女身上的异常现象。
这也是青春期多数孩子在面对父母的割裂关系而会做出的最常见的反应。
04
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罗纳德这本书对于如何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时用的词语是“超越”。
超越原生家庭,而非沉溺于原生家庭,为原生家庭中的环境所负累,带着点积极意味。
在他看来,人们无法决定你应对原生家庭环境的方式。
你应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范式,对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成员的个性风格做出反应。
他给出了一套指导性的做法:
(1)还原自己的家族谱系
(2)联系自己的家庭成员
(3)搞清楚自己的家庭内部运作机制
(4)探亲家访
(5)着手应对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实现自我分化。
具体如何操作,罗纳德在书中有明确的步骤和分析,包括一系列家族谱系如何创造,有相应图解。
性格是自己塑造的。
你的家人只是提供了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个性风格,他们对你的影响仅此而已。
不要过分妖魔化“原生家庭”。
如果你有此类的困惑,可以详细阅读本书,推荐指数四颗星!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昧履。欢迎移步获取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