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的目标在于“净化内心,摆脱忧虑,解脱痛苦,实践究竟寂灭之道及遵守正道而达到快乐”,思来想去,何不将德宝法师的禅修之道分享一二,或许可全伪佛系青年的求佛一愿。此道并非禅语连篇,晦涩难通,提炼整合可当进阶冥想之法,或有大用待君自品。
禅修可分入定与内观,内观禅修古老精致,为佛教最古老的禅修方法,其修行核心在于“洞见”二字,即为,洞见事物本质,明了各样事物真实的运作方式,内观重在观心。完成禅修的练习需要习得“正念”,何为正念?归正思想,以单纯觉察,清楚掌握整个呼吸过程为具体实现要领。
进入练习前需知为何需要禅修,通俗而言之:为何要做一个“真·佛系”青年。
佛教中说生命始终有苦,其中的“苦”意为不圆满。现代人总会刻意维持体面,让事事都看起来这么平顺,可内心确是长期紧张,潜意识里对别人缺乏同情,感情封闭,情绪时而低落,对其不断进行否定和压抑,或以目标和计划来转移注意力。但是不可否认,所有不顺,所有不圆满会一直潜伏,从未离开,看官可自行回想一番,曾几何时坏情绪无端膨胀,无法控制的焦虑与无助。
究其源头或是与对自身的不满所致,从而总会产生如此妄想:只要...就...,不成想,此皆循环虚妄,步步深陷欲望无底深渊。我们总会对经验分类“好”“坏”“不好不坏”,分别对应佛家禅语“执著”“排斥”“忽略”,究己之所有将好挽留,尽吾之全力将坏的排斥,却将生命中的90%忽略,可生活哪有如意一说!金色时光总有凋零一刻,得与舍哪有偏颇。我们时时追求不过“感觉”二字,本能需求得到满足而获取的舒缓的感觉(类似佛洛依德之性为欲望源头而成焦虑本源,妙极!),解决之道唯一,控制内心,不去想所想求之物,本人更倾向于理解为活在当下。
以上所言或有鸡汤文之嫌,鸡汤文共有一特征:大谈愿景,少有方法。一下便是简化的佛教修禅方法。
犹太教基督教都有祈祷和冥想两种到达禅定的方式,前者修禅对象为圣灵,后者多为对特定主题有意识思维。两者皆可使人平静,降低生理新陈代谢速度,从而产生祥和幸福的感觉。佛教禅修内观法确有独到之处,禅修具体有两个方向,其一为抛开杂念全神贯注于觉知(看官可略加尝试,仅仅闭眼即可,是否发现自己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毫无杂念谈何容易!),其二为“临济宗”所创“解禅语”,给定难题一心求解。我们选择第一种修行方向。
禅修打坐前必须铭记一下十种态度(具体态度描述可查看原著)
1不要有所期待
2保持放松
3不要执著,不要排斥
4放下当下瞬间念想
5接受思维的变化
6善待悦纳自己
7保持质问
8把一切问题视为挑战
9不加思考,仅仅保持在“那是什么”“如何运作”的两点上
10不要停留在比较
有几点态度本人也没太参透,惭愧惭愧。
同时也需铭记禅修目标:净化内心,摆脱忧虑,解脱痛苦,实践完成寂灭正道,遵守正道而获得快乐。
正式开始禅修练习
1找个舒适的坐姿坐下,此后不随意改变姿势
2时刻专注当下,关注对象为呼吸
3深呼吸三次,之后恢复正常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尖。尝试时会发现吸气后呼气前有短暂停顿,注意此停顿,呼气后吸气前也有短暂停顿,同样注意此停顿。
4忽略思维记忆声音感觉,成功标志为感知不到停顿
注意:当意念分散时用正念拉回,将意念安顿如初。
正念的修行方式
1数息,数息的方式众多,本人偏向于长呼吸法,吸气到饱满数一,呼气到尽数二,由此到十,往复操作。直到达到注意力完全在呼吸接触的鼻尖上,呼吸细微安定。
2连接,往复数息,直到感知不到停顿
3固定,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尖
修禅达到禅定之后每个人都会产生各自独特的奇妙感觉,佛教称之为 刹那定 。
以上只为本人整理提炼,不过仍望君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