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0日)汉中油菜花海半程马拉松赛事在汉台区皇塘村油菜花海间鸣枪开跑,我是赛事急救组成员之一。
生命无小事,也许因为肩上有责任有担子,早上五点多就醒了,而窗外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在心里犯嘀咕:这么大的雨,真不想出去呀!放弃这次急救任务可以吗?
这只能是想想而已,雨再大,赛事都不会停,时间也不能变。我鼓励了自己几句,六点一刻,迅速起床洗漱开车赶往市体育运动中心。几十辆摆渡车已经整装待发,我和急救组的小伙伴挂上医疗急救证,背上AED(除颤仪),搭乘摆渡车迅速赶往赛事现场。此刻,雨渐渐停了,气温却越来越低,感觉穿羽绒服才合适,但是早上出发想着是去服务,是体力活,运动衣最合适。此刻,我为自己的决定后悔不已,但再苦再冷只能向前了,马拉松人的大脑里没有放弃,认怂二字。
我们到达赛事起点皇塘村,前年我来这里跑过半马,去年因为疫情汉马没举办,两年的时间,黄塘村变化很大,门楼,风车,文化墙,雕塑,焕然一新,唯一不变的是那个黄塘水库库,以及水库周围、纵横交错的村道沿线一望无际的金色的油菜花海。啧啧赞叹声,摄影师快门声,手机闪光灯声,夹杂在指指点点,说说笑笑的人声鼎沸里。
气温下降,天阴沉着,雨躲在云后随时准备再次洒落,脸已经木然,手冻的通红,却开心的很。2019年3月17日的汉中油菜花海半程马拉松历历在目,那一天阳光明媚,花开正好,我穿着绿色的运动短袖,一头干练的短发,脸上贴着国旗,脖子后拽着气球,奔跑在三月的油菜花海间,宛若游龙。
今年,换了种身份参与比赛,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我们一丝不苟地对流程,做衔接,信心满满也压力山大,一会儿大声鼓励跑友拿出最好的成绩,一会儿又在心里祈祷,都别太拼了,无伤运动,顺利完赛就好,千万不要出什么事情。
每一位急救员搭配一位摩托骑手,赶往自己负责的路段,在鸣枪前半小时我们已经各就各位。载着我的是一位骑雅马哈的小伙子,我的责任段位于14至17公里处,小伙子一跑起来我就提醒他,压制,压制,毕竟这是马拉松完赛场。对于专业摩托车手来说,压制下的速度与我而言还是相当快,就这样的速度从起点赶往14公里处,也跑了挺久,也许是因为太冷的缘故,头发已经飞扬跋扈的不成样子,戴着口罩的脸变了色,扶着后座的双手已经毫无知觉,就像不是自己的。
好无规律的倒春寒让我不停想转移注意力,以免总是觉得像没穿衣服似的透心凉。我挺佩服那些跑马拉松的小伙伴,此刻更加佩服惊叹,我发现14公里居然都这么远,摩托车也不是瞬间都到,感觉人有时候毅力堪比车辆机器,居然能跑这么远这么久!
骑手载着我在14至17公里处来回往返巡逻,48分钟时,男子组第一二名选手已经经过第15公里处,警车在前方开道,电子显示器不停闪烁着时间的飞逝,人群沸腾起来,锣鼓喧天,加油声呐喊声连成一片。这么冷的天,穿运动短裤背心的选手头上挂着晶莹的汗滴,顿时自己也忘记了寒冷。
骑手载着我继续在14至17公里处巡逻往返,我看见耄耋老人精神抖擞地奔跑在赛道上;我看见中年夫妇一个穿着印有“13”,一个穿着印有“14”背心,手牵手跑过;我看见年轻爸爸妈妈合力推着婴儿车满面春风地奔跑;我看见绿的,红的,白的,蓝的,粉的运动衣汇集成一条蜿蜒的河流,在油菜花海间流淌;我看见补给点、医疗站、急救组志愿者周到的服务,忙碌的笑脸……我被这大美花海深深感染,我惦记着自己肩上的责任,惦记着每一位越过我身旁的跑友,心里默默地说:不要怕,有我们在!
一个小时后,5公里处的急救员完成任务,向后撤退和我汇合,肩上担子松了一半,两组急救人员继续在所负责赛道往返巡视。
两小时后,我们向最后五公里撤退,急救员越来越密集,压力越来越小。整个赛程,只遇到几位擦伤的,腿抽筋的,没有大的突发事件,跑者状态稳定良好。
三小时后,随着300的陪跑兔扫尾,我们护航到终点处,随着2021年油菜花海半程马拉松圆满落幕,我们也顺利完成了急救任务。,医疗证在胸前荡来荡去,肩上的AED那么醒目,这一路,不辱使命,眼里不仅有风景更有每一位跑者的安危;这一路,不负春光不负卿,脚下是赛道,肩上是责任,不论多冷多累,我们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