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目送》
作者: 龙应台
阅读: 第7页—第54页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次也嫌弃过自己的父母。父母为了养育三个孩子,为了生计每日奔波。我只需安心在学校读书,与同学朋友一起回宿舍一起去食堂,听听学校的广播音乐,哪管外面社会的残酷。母亲常年在家操持家务,与外界的交往也仅限于邻居的闲谈和父亲回来后讲讲一天的经历。
上高中那年放寒假,父亲开着他二手买的奥拓车来学校接我回家。人来人往的校门口,母亲穿着自己做的大棉头靴,一身棉袄棉裤,看见我,脸顿时像开花了一样笑意盈盈的朝我走来。我一看母亲的衣着,就像在家里不出门的着装,顿时感到羞愧难堪。但母亲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一把拉住我嘘寒问暖。我如芒刺在身感觉会有很多同学看到,快步的走进父亲车旁,匆匆钻进车里,靠着后背不去看窗外。直到车子缓缓驶出人群,我那虚伪的自尊心才慢慢放下来。
回到家,我问母亲为什么要穿的像个村姑一样?母亲说,暖和啊,也不难看啊。我心里却对母亲嗤之以鼻。
当时的家庭环境是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哥哥在读大学,要考研。我读高中,要考大学。一家的经济负担全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对每周六,用父母的话来说,是有期待又忧虑。周末可以不住校回家了,一周两周没见父母了,父母也想我们,但过完周末回学校就要带下一周的生活费。父母在家吃的粗糠茶饭,能不多花一分钱就不花。哪有多余的钱和心思用在打扮自己的衣着外貌上,而那时的我并不懂。
父母勤俭节约了一辈子,即使后面家庭条件稍微好了一点,还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在我举行婚礼的那天,母亲也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非要穿我不穿的一件红毛衣,而那件衣服我都穿了好久,她却喜欢的很。后来拗不过她,就随她了。有时想给她买几件新衣服,她老说家里的衣服便宜,你们这儿太贵了,回家里买。
这一年是我与父母住在一起最长的时间。我有时候还像学生时期一样对父母不理解,抱怨父亲脾气暴躁,抱怨母亲爱唠叨指责。直到有一天我慢慢明白了,要与父母和解,要体谅他们的不易。不同年代的人,代沟肯定是有的。父母的时代,他们的经历,所受的教育,他们父母给他们的家庭影响造就了父母的观念和思想。一切都是正常而自然的,我需要做的是理解,找到和父母和睦共处的方式。我的孩子将来在某一天,某时的某一刻,也许也会嘲笑我的无知、落后、孤陋寡闻。
父母都已迈过60+的岁月,时间与他们如夕阳西下。而时光不等人,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照片上与父母的合影,总是越翻以前越觉得年轻。每天看着母亲不同的时间段吃不同的药,心里压抑般的沉重,衰老就在眼前,是那么的近,是那么的无力,如寒冷极夜,一片漆黑。
而我能做的却是那么有限,如果可以,就多陪陪父母,聊聊天,说说他们感兴趣的话。如果可以,就帮助父母实现他们的心愿。如果可以,就带父母出去走走,看看蓝天看看大自然,有你陪在身边,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