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情况,明明获得了成功和赞誉,却总认为自己没那么好……
“其实我真的没什么。”这句话,埋藏在心里已经很久了。
当被他人表现出的羡慕、夸赞、奖励包围的时候,心中只有一点点的得意,而充满了对名不副实的担忧……
“其实我真的没什么。”
“运气好罢了。”
“我的真实情况是一团糟。”
“总有一天会被人拆穿。”
研究表明,多达70%的人曾被这种想法困扰过。总觉得自己不行,这个现象有一个学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当你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匹配(哪怕是短暂的)成就和名望的时候,你就已经被“冒名顶替”给缠上了。
冒名顶替综合征” 或“冒名顶替现象” 的术语是由临床心理学家保琳·克朗斯和苏珊娜·艾米斯1978年在一篇题为《成就卓越女性中的冒名顶替者现象》的论文中首次创造提出的。
克朗斯和艾米斯认为,冒名顶替综合征的定义包括三个特点:
对冒名顶替综合征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一位专家是瓦莱丽·杨,她将冒名顶替的表现分为了五大类:完美主义者、超人、天才、极端个人主义和专家。
其实,冒名顶替综合征非常普遍——据数字统计显示,在我们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高达70%的人都会出现这种感觉,认为自己是骗子其实更“正常”。在任何一群人中,都可能有几个“冒名顶替者”。
对抗冒名顶替综合征的诀窍是,控制任何不真实的想法,但当它们浮出水面时,利用它们作为学习的机会——学习更多与手头工作相关的东西,也许还有学习认识自己。
有人可能会说,轻度冒名顶替综合征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可以激励你努力工作,实现你的最佳状态。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对冒名顶替综合征一定程度上的接受和平衡,而不是将它完全消除。通过认识、理解和采取管理策略,你将能够开始消除自我怀疑的感觉,如果你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会在自信中成长,并实现快乐的平衡。
比如,当你感觉对自己不够自信时,可以适当选择相信权威,从他人特别是上司、长辈对自己的认可中,找出自己“值得”的理由和闪光点。
在自己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口袋里有什么,对方的口袋里又有什么,将双方的角色和需求互换思考,发现对方的需求,满足对方需求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回成就感和自信心。
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找回自信的勇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