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子到产品》这本书是我第一本阅读的产品书籍,选择这本书的理由有三:
1.这本书的作者刘飞是一位对产品见解很深入的人,并积极地在网上解决产品新人的问题,所以他应该很多新手产品经理的痛点。
2.这是一本最新的产品经理书籍,虽然书中也说了读书不一定要对最新的,因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内容影响深远,我认为作者已经通读过产品经理相关的经典书籍,并通过实践多年经验得出的这本书,必定是在经典的基础上作取舍,其实更符合现在的产品新人入门,先读这本不代表不读其他,像《人人》和《结网》这两本必备书籍后面必定会读。
为什么读?
我是一个刚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新人,职业是一名程序员, 从毕业以来一直想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当我知道自己为什么想成为产品经理之后,就要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产品经理,于是我买了这本书,希望从中找到产品经理的知识结构。
带着问题来读书,书本是知道你成长的老师。
我想从本书中解决的问题:
1、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怎么样的技能和素质?
2、如何锻炼这些技能和素质?
3、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是怎么样的,和我理解的有偏差吗?
在读书前想到的问题就三个,带着问题我打开了书本。
看了目录,大概知道这本书讲解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就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和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不会讲解太多关于产品经理是什么这类网上能找到答案,而且很难定义的问题。我没有任何实际产品研究的经验,看到前面的章节都是关于产品经理工作中的方法论,而最后面两章则是关于成长和兴趣,于是我从后面读起,希望能寻找到成长的正确路径。
收获
上面的导图是我整理后对我有用的部分,大部分内容都是道理的阐述,不过这不是鸡汤,鸡汤只给你汤,不给你勺子,而刘老师则告诉你怎么去做。
成长的共性都是一样的,大道理往往很大,但是能悟透的人很少,因为这些道理听到太多了,我们都已经忘记思考了。
危机感
为什么你需要成长,因为危机感,
产品经理是一个需求很大的职业,同时也是变化最快的职业,很少人会一辈子做一个产品,所以我认为产品经理应该是危机感最强的一个职业。
刘飞老师认为成长很重要,变化快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职业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框架,只懂画原型,写prd文档的只是产品助理,不是产品经理。
不同行业,不同阶段对产品的看法都应该作出改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应对变化。
成长的方法
老师提供的成长方法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好项目和好导师,其他的内容都是稍微提一下,可能这部分内容都是平常人应该学习,而不仅仅是产品经理。
这一部分收获最大的就是判断好项目与好导师的方法,老师认为好的项目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某个功能。可是大部分产品经理,尤其是大厂,可能接触到的都是小功能。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很难完全负责一个完整的项目,老师在书中给出自己的案例也印证了这一点,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完整的项目呢?
个人认为就是多做竞品分析,特别是你所在的行业的竞品,要求精,不求多,找一个优秀的应用,然后对他进行拆解,后续长期跟踪,也就是说,把自己当成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
对于好导师来说,现在的创业公司基本没有这个说法,都是野蛮成长,所以我个人寻找好导师的方法就是:
1.观察身边的产品经理是怎么做事的。
2.看书,与作者互动,发表自己的想法。
3.多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验,搞不好有大神愿意拉你一把呢,这个需要自己甄别。
培养自我驱动力
个人解读如下:
1.接触用户。接触用户就是寻找需求的方法,避免自嗨,用户说出来的才是他需要的,而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多接触用户,能找到更多的真实的需求,更容易产生成就感。
2.成为用户。如果自己都不用自己的产品,怎么指望别人用呢?这是一种换位思考的练习方法吧。
3.寻找榜样。刻意练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一个榜样,把他成功的地方进行分析,拆解,并一步一步接近,甚至超越他,这是职业上的一个目标,也是游戏化的方法。
4.多分享。把学到的东西总结出来,用自己的话解读,既能锻炼逻辑,又能获取别人的反馈,这也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PS:我想成为刘飞老师这样的产品经理。
建议:
读完这两章之后,收获如上,也有自己的一点见解,书中还是存在不足:
1.部分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案例支撑。书中案例大部分是刘飞老师自己的,感觉还是有点片面。
2.部分内容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建议书本末尾能够对该章的内容出给一些训练方法,这对新人来说十分宝贵。
3.缺乏可拓展的阅读。书中有些内容一笔带过,让人看得不过瘾,老师可能觉得这部分内容不重要,不过还是建议给出一些拓展阅读的文章(如扫码)
4.多引导思考。这个貌似和第二点重复了,不过这里说的多引导思考是建议文章多点提出问题。
总的来说,读了两章,瑕不掩瑜,读起来很顺畅。
好的产品经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ok,我会积极反馈我的实践成果给大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