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原生家庭的影视剧越来越多,因为贴近现实,每次播放,总能戳中不少人的痛点,激发起大家的共鸣。从《欢乐颂》到《都挺好》,都引起了大众关于原生家庭的关注和讨论。
01 樊胜美的悲剧
电视剧《欢乐颂》中,女主人公樊胜美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的父母和兄长一方面视之为空气,一点对她不关心;另一方面,视她为摇钱树,需要用钱时就会找她索取。
他们从她身上拼命地捞好处,从来没有一丝愧疚。
这个原生家庭带给了樊胜美许多的不幸,她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之痛,她心中充满了酸楚和悲伤。
她的不幸是由她的父母和兄长造成的,他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的蛮不讲理,他们的自私无情害了樊胜美。
02 苏明玉的心中之痛
《都挺好》讲述了职场白领苏明玉从小就不受家人重视,在孤独、扭曲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的故事。
苏明玉母亲突然离世,老大苏明哲回到国内,想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能及。一直啃老的老二苏明成毫无悔改之心,贪慕虚荣一心发财,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老小苏明玉,曾发誓与这个冷血家庭一刀两断,终因亲情难违,在苏家的一次次危机中出手相助,最终,一家人终于和好。
03 原生家庭的缺陷
许多原生家庭有这些共性:
父母不擅长口头表达,明明自己想对子女表达出爱意,却因表达水平有限,不会说话,说出的话却深深地刺痛了子女,造成了父母与子女间不必要的矛盾,如果不对这些矛盾进行疏导,不及时进行沟通,可能造成比较深的思想隔阂。
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
有些地方还存在较严重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子的家庭地位很低,好多沦为父母攒钱的工具。
从这些家庭走出的女子,对原生家庭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对这些陈规陋俗的无奈;另一方面是对原生家庭的失望和愤怒。
有些家庭,还存在家暴现象。
父母亲会对子女或父亲对母亲施行家暴。
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的中文版著作《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她明确定义了两种典型的父母:“在一些家庭里,父母为孩子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留下恐惧、责任和负罪感。后者就是对孩子过度控制、情感敲诈、情感勒索的“毒父母”。”
04 有些原生家庭是不错的
不能一概而论,好多人谈到原生家庭就觉得悲观,认为原生家庭全是负面的,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有好多家庭真的不错,这些家庭,父母是开明的、友爱的,在这些家庭里,父母为孩子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
从这些家庭走出去的孩子,对原生家庭怀着深深的敬意。
父母教给他们的谦逊、友爱、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他们将不打折扣地传承下去,他们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这样的原生家庭永远值得大家尊敬,而这些家庭也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
05 出生于不理想的原生家庭,该怎么办?
难道我们中的大多数都生活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我们长大成人后,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塑造的过去?下面是我们该做的:
1. 尊重和接纳自己
很多经历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勇敢接纳自己身上的问题,通过学习心理学、读书、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等褪去来自上一代的某种延续和重复。
当我们从原生家庭中受到伤害后,应该努力改变自己,这才是我们所要做的。
2. 创造新的人生和新的依恋关系
通过创造新的人生和新的依恋关系,可以减少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专家认为,原生家庭对人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发生在幼年时期,随着人的长大,特别是进入学校和社会后,来自家庭的影响会逐渐减弱,而老师和朋友会对自己的成长产生新的影响。
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朋友的接触熏陶,会让我们内心早些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会让我们对过去看得更清、对未来看得更远。
新的依恋的确立,对于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关怀和温暖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安慰和鼓励。
他们希望从配偶那里得到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的关怀和爱护,他们都盼望爱情早日来临。
06 结语
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自己的全新生活,把对原生家庭的许多不满抛到脑后,对这个家庭不离不弃,努力地帮助这个家,改造这个家,这才具有积极意义。
《都挺好》中苏明玉,曾下决心与这个家一刀两断,终因亲情所累,多次搅进了苏家的泥潭之中,在苏家的一次次危机中出手相助,最终,一家人终于和好。
苏明玉抛弃对原生家庭的怨恨,多次出手相助,实现了亲情回归。这对于大家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