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源自于刘润老师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而我不这么认为,不该克制的时候就不要克制。刘润老师的观点基于每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某种意义上有点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味道。当然我不否认刘润老师这样说的原因和目的。然而成年人的自律,更需要勇气来纠正他人的错误。我们来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有一个小孩从小喜欢偷一些东西。当他成年被抓后,审讯室里问到为什么偷东西?他的回答是:“我恨我妈妈,如果第一次偷东西我妈告诉我不能偷,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多么扎心的回答。
当他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是否要纠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还是说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当然不是。相信每一位做爸爸或者妈妈的成年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将来长大的时候,是被关在四堵墙里的对吧?那么要管,一定要管。要不要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不但不能克制,更要讲究方式方法,适时做出正确的引导。
第二个例子:现在汽车越来越多,道路也越来越堵,所以选择骑电动自行车的人也在慢慢变多。我自己也是骑电动车上下班的,下面我们看一组数据,全国电动车引起的较大火灾占比。2019年全国重大火灾73例,用电动车引起的7例,占比9.6%。2020年全国重大火灾65列。电动车引起的11列。占比16.9%。同比增长7.3%。那么问题来了。使用电动车的人这么多,大家平时都是在哪里充电的呢。电梯里看到电动车,要不要上前制止?不上前制止,电动自行车在居民楼里有可能存在的隐患。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如果上前制止,对方会不会觉得小题大做?或者多管闲事。或者说有没有一种侥幸心理,我不说会有人说,会有其他人来管这件事情。那么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对吗?如果发生电动车爆炸事故正好碰上呢?
就在今年,5月10日,四川成都一小区电梯内电动车发生爆燃,造成电梯内5人重度烧伤,其中还有一名婴儿,3秒内火焰吞噬电梯,多人被烧伤!
而且就在同一天,安徽合肥一小区电梯内,再次发生了电动车电瓶爆燃事件,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这一粒粒的事件摆在面前。难道真的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开始着急,才觉得这件事情与自己有关吗?才会觉得这件事情非管不可吗?还是说悠然自若,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来麻痹自己,告诉自己:“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
可笑吗?
非常可笑!
很不幸的告诉大家另一起案例,2021年7月7日,山西永济黄河边上,8名放暑假在家的孩子,相约到黄河戏水,其中2个孩子留在岸上没下水,下水的6名孩子,至今,5个孩子溺亡,1个下落不明。
多么惨痛的代价,多么鲜活的生命,多么美好的年龄,多么大好的前程就这么说没就没了。如果当时你就在岸边。要不要纠正这些小孩在黄河戏水的行为?还是说依旧安然自若的告诉自己?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成年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尽自己的能力,急时制止,挽救生命,预防悲剧的发生。
什么情况下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适时纠正?
1.面对儿童生长发育认知局限
2.危机人民财产安全
3.危机生命安全
面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不但不应该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而要鼓起勇气,承担社会责任,这不只是生当为人的本分,更是对生命的敬意。让我们一起对不当行为说NO,适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