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蒲塘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序)

在兴化东南角有一个小村庄,叫蒲塘里。地处蚌蜒河(驳盐河)南岸,流经千年的蚌蜒河是里下河地区一条水乡的金丝带,蒲塘里就是金丝带上一朵永不消失的花朵,虽然历史的长河里几番沉浮,终挡不住昔日的繁华,沧海横流。古蒲塘里的古韵古香,来细细品味,穿越时空隧道。

                    一, 古井

地处水乡泽国的蒲塘里,无论是河东河西,四面环水,水资源丰富,河网纵横,土垛子错落有致,河湾塘沟,不计其数。而我们记事开始,包刮先人知晓,都是吃河水。为何古村里还会有两口古井?这就意味着,古井历史文化悠久。

剧史料记载,江苏的古海岸线形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在3300年前开始形成贝壳沙堤,到2000年左右开始露出水面,逐渐由北南移经古东台(西溪)入海安(紫石)境。据考证,秦汉时期,东冈沙堤之东仍为滔滔大海,而堤西地区,已经有村落分布,蒲塘里就处在堤西,那时开始“煮海为盐”,随着煮盐业的逐渐兴起,西汉时期建了西溪镇,但海水经常倒灌,淹没农田,房屋。河道水咸,吃水成了问题。

那时地处堤西属海陵县西溪镇的古蒲塘里先人,就开始挖打深井,积渗淡水,解决吃水问题,古井周围,有一米五左右见方的古石板,四周有五六公分宽深的槽沟,旁边有一块同样大小的大厚石板,海水倒灌之前,移开古井上圆形石窟,在石板槽内填充棉线绳,巨石板压之,这样每每海水肆掠之后淡水得以保存饮用,不影响生活用水。这就很好解释水资源丰富的水乡泽国,古代为什么还要打深井,因为海水侵占,河水多盐碱不能食用。蒲塘里那样的古井,方圆几十里,很少见到。

后来唐宋两朝的筑海堤抵御海水西进,范仲淹任西溪盐仓监官时,修建了南北走向的“范公堤”。堤西的人们才不再受海水袭扰。明朝清朝多次拓浚驳盐河(蚌蜒河),引内水外排,地势低洼的平原才逐渐发展演变成现在沟河纵横,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的“鱼米之乡”。但长江淮河之水经常泛滥,但古蒲塘里老村地处高地,几乎多大的洪水,都是绕村而走,蒲塘里人都说蒲塘里是块风水宝地,古蒲塘里的古井发挥了最大的作用,神奇的很,据说有人竟能观古井预测每年的洪水大小,做好防洪准备。古蒲塘里的历代传承,深不可测,犹如古井一样,耐人寻味。

时过境迁,古井旧址尚在,只不过再也看不到古井昔日风采,只能经过旧址时,知道古蒲塘里的先人,曾在这里深耕过这片土地。至于以前古蒲塘是什么大姓入住,不得而知,以及后来姜姓主导古蒲塘里,及后来的夏姓,成为蒲塘里的两大主姓,历朝历代的族谱,家谱,毁于战火动乱,也仿佛只有古井才能述说历史沿革的沧桑。

相传北宋年间,梁山女英雄孙二娘,上梁山之前她的店就开在蚌蜒河蒲塘口子北岸。

一次经过蒲塘里河东庄上,在古井边打了井水喝起来,弯腰接水的时候,腰间的刀滑脱掉进古井里,望着井口,一声叹息,无奈何地走了。

说来也怪,自那蒲塘里人喝了这古井水之后,个个力大无穷,以一当十。很多比赛,冠军都是蒲塘里人,什么单手拧碌碡(liù zhou,一种农具圆柱石头,过去用来轧脱谷粒或轧平场院),只手杠笆斗,双手平肩力举满箩筐稻麦,勇猛到蒲塘里人到哪都不要动手,只要说是蒲塘里人就没人敢欺负,方圆几百里,一传十 ,十传百,越传越神奇。传到当时官府耳里,长期以往,这还得了,赶紧替皇上分忧呀,马上带上官兵来把蒲塘里的古井封了。

传说虽然远去,但古井任然为蒲塘里人所津津乐道。古井,无论是出自秦汉,唐宋,奕或是明清,都是史海拾遗,古韵悠长。

              二,古码头

蚌蜒河水在蒲塘口子南向流进龙岔港,龙岔港河边高峰时候环村庄有十几个河码头。早晚繁忙时,很多人都得排队。河码头对水乡人来说,历历在目,不能忘怀。古码头,一样让人沉浸在历史长河中。村庄上的古码头要数桥东码头和前庙门口码头最出名了。

桥东古码头坐落在村庄中心夹沟桥东,北侧十米左右,桐色的古条石板码头,长约一米左右,宽约三十公分,厚度约有十一二公分,表面凹凸不是很平整,历经百年沧桑,依然石色不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芳华,陪伴着一代代蒲塘人,谁的音容笑貌,都曾在那桐色的石板上留下过足迹。石板是古蒲塘里古码头历史的最好见证,现在还弥留在码头上,只是没有了人间烟火气,光泽晦暗,往昔风韵尽失。古码头向上就是青色的小砖铺就的古巷道。

前庙门口码头,也是古时最繁忙的码头,加上码头前开阔的河面几百吨的大船都可以在此停靠,码头的繁荣,自然不在话下。听说以前前庙门口码头是青石板铺就的,比较宽大,因为每逢村里庙会,大事小事盛会,码头就特别的繁忙,水乡人出门就是船,码头就尤为重要。好码头,也是一个村的脸面,听说后来因为战争时,被炸了。

后来蒲塘里人在前庙门口古码头上建了一个水泥码头,二米长的台阶,四五十公分宽,台阶上活动的圆铁环,留着系船用,边上的码头墩子,也牢牢地浇着圆铁环,风吹雨淋,从不见圆铁环生锈,就那古墨混色的样子,引领码头半个世纪的风骚。码头墩子一个比一个高,从水下向岸上延伸,步步高,细数村庄的精彩年华。

古码头,那时各色的商贩,云集于此,带来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丰富了民众生活,极盛时期,码头上都是船傍船,人流密集,各种吆喝叫卖声,充盈着这个魅力水乡小村,码头附近的青砖巷道,都磨的青光发亮,从不生青苔,也无野草生长。

古码头,谁家婚丧嫁娶,大事小事,都在码头忙碌上忙碌,打厨场,装卸货,担水,淘米,洗菜......古蒲塘的村子不大,河东南北纵向五六条青砖巷子,大概有三米左右,也有三尺巷之说。东西向四五条巷子就蜿蜒曲折,九拐十八弯都有。河西也是南北纵向五六条巷子,没有河东的巷长。东西向的二三条巷子也是弯弯曲曲,没个直型,只有对着桥头的东西向巷子最直。青砖巷子,古码头连接着古蒲塘里人的喜怒哀乐,兴盛繁华。

古码头就这样迎来送往了一代又一代古蒲塘里人,见证了古村的繁荣和衰落。

              三,古屋

蒲塘里的古屋,过去在庄上为数不少,随着村庄人员增多,房屋的翻建,现存的少之又少,只有一些残垣断壁,依旧挺立风雨中。

那些青砖老瓦房,主要是明清建筑风格,平房以两间,三间居多,也有四五间联通的。普遍三间房的,主居东西正房,中间偏大,做客厅,家神柜,条台,八仙桌,都是标配。条件好的有八仙椅子,柏木方凳,红木桌子,滴水牙床,地面方块的青砖铺就,还雕着砖花,富贵牡丹,吉祥如意。中间的中柱站柱都是比较好的木板,很多还雕刻了图案,古色古香,招财童子,滴水观音,麒麟送子,龙凤呈祥,还有八仙过海,梅兰竹菊.....木板隔成了东西房间,每个进出的门都有门午槛,对开门,主屋外带有东西厢房,或厨房或储藏。或是敞口的带门头子的半厢,可遮风挡雨,或休闲闲聊,门头子一般都有连着厢房的,门午槛小都有一块长形踏脚石,镇宅辟邪。

青砖墙的工艺技术是相当的精湛,平整光滑,砖缝大小均匀,找不到一点瑕疵,磨檐博山,屋面山尖,出边线条分明,砖花相间,更是古风悠悠,岁月绵长。屋面小瓦密密覆盖,整齐而庄重,一棱棱从屋顶延伸至前后墙,超出墙檐,偶有屋顶朝南的玻璃天窗,给明间客厅增光不少,亮堂满室。屋檐整齐的猫头滴水,顺前后墙沿有序排开,侧看一条线,仰望瓦楞间行行如样,清纯古色,欲说还休。猫头滴水桃形,或印花图案,或文字,太平,点滴都是岁月风情,回眸匆匆间,古屋留韵。

古屋过去都是地主有钱人家的住宅,曾经做过蒲塘里大队部粮仓的一处古四合院,前后三排正屋,足有二十多米长,加上厢房,占地面积足有二千多平方米。正屋前面都带四五米宽的宽的院子,东西都有南北向的厢房,厢房和正屋间有二米通道,大门出东,位于第二栋东首,是个朝西半敞开式厢房,和院子一样宽,院子通道都清一色的青砖铺就,岁月打磨的青砖油光锃亮。第一栋前面,东厢房向过来一点留有前院门,门楣雕花,拱月相映。正屋那时就留有走廊,雕花门格,门窗,无不显示昔日奢华至极。这么大的四合院在里下河地区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足可见蒲塘里过去的峥嵘岁月,辉煌时期。

后来这些古屋都分给一些村民居住,后来其它一些古屋都被村民翻盖改建,没有完整的保留下来,最大的四合院古屋,也在二零一三年左右之后陆续翻建盖楼,就再也不见了旧时模样。

我时常回忆儿时经常逗留的那些古屋,寻味昔日情怀,有时看着扔在沟头里的古屋瓦砾,心里不时一阵悲凉。



                四,古渡口

古蒲塘里渡口,蚌蜒河(驳盐河)挟古渡口之要地,东可抵达东海,西可抵达里运河,南下江南,北上齐鲁。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多少历史传闻在驳盐河古蒲塘渡口这里传颂,战国时代的齐楚以驳盐河分界,河南为楚,河北为齐。三国的魏吴二国也以此为界,河南为吴,河北为魏。

古蒲塘口子,在口子中央有个二三十米左右大,四面环水小的圆垛子,相传大唐名将薛仁贵,曾在此点将东征,操练兵马。

南宋岳飞抗金,引军西进,军纪严明,不得踩踏百姓庄稼,无数战马沿着一条长满蒲草的小沟渠前行至古蒲塘口子。在古蒲塘里村西边踩出一条大沟,老百姓为纪念岳飞的治军有方,对百姓秋毫无犯,祝愿岳家军西进取胜,取名叫西杀沟。后来口口相传,成了现在的西煞沟。

明朝时期,倭寇对中国沿海从北到南,进行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老百姓都自发组织抗击。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有一行七八十人的倭寇,从东台海上乘船深入内河,嚣张地进犯扬州,遇到扬州守成军民抵抗。一场激战倭寇败北经里运河从邵伯顺水路,经过驳盐河蒲塘口子,被英雄的蒲塘里人发现,长枪利箭,迎头痛击,被阻击的倭寇慌忙中逃进龙岔港内河,沿庄前向东南逃串,由于不熟悉地形,最后在庄东头的垛子东边,四条岔河道,走进了死沟头,最后悉数被击毙。蒲塘里人后来就把击毙倭客的死沟头,叫做封杀沟,后来传成了风煞沟。

无论是西杀,还是封杀,都说明古蒲塘渡口的历史悠久,也无论是西煞或风煞,都说明古渡口的余韵尚在,暗淡了刀光剑影,却抹不掉这一段古渡口的传说。

古蒲塘渡口,曾成为官家在驳盐河查运私盐的重要关口,据老蒲塘里人说,蒲塘里西边有几亩地,盐气十足,多少年来怎么都不长庄稼,据说是过去官方的盐场。你想想,一个小村庄都能有几亩地的盐场,在盐运的历史上可谓寥寥无几。所以蒲塘后来谐音传成了现在的村名蒲场,我想与这也有点关系,以蒲草场成名,掩盖堆积的盐场,叫蒲场,可掩人耳目。

蚌蜒河(驳盐河)水依然经流不息,那过去岁月的痕迹现在已经消失殆尽!但口口相传的古渡口,却永远记在蒲塘里人的心中,一代代流传。

                五,古庙

蚌蜒河畔的蒲塘里,过去庙宇几座,木鱼声声,诵经念佛,经久不息,增添了水乡文化古韵,佛风浓郁。

蒲塘里北依蚌蜒河,蚌蜒河水穿庄中向南而过,流经向南的这条河叫龙岔港河。传说中的五爪金龙,化成了一条河流,绵延数公里,五条岔沟头,栩栩如生的地形地貌,更赋予了蒲塘里的神奇!蒲塘里的古庙,就越发古色古香,韵味独特。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据史书记载,传播途径无疑是水路和陆路两种。古东台据黄河之滨,内河水网遍布,传播自然便捷。

蒲塘地处蚌蜒河交通要道,东距东台县城不过十五公里左右,近水楼台先得月,佛教文化自然流行成风,源远流长。西汉时期,东台就有佛教传入,历经唐宋,特别是明清,各地寺庙如雨后春笋一样,民风崇尚佛学。

蒲塘里村里过去曾有四座庙宇,南北有前庙后庙,都有和尚入住,传经传教,香火不断。东西各有一个土地庙。一个小村有四座庙,在这一方可不多见。

蒲塘里前庙,正门朝南,正对着龙岔港,两边硕大石鼓居庙门两侧,深红色的庙门,颇具几分庄重,庙门上的飞檐翘角,青瓦数行间排,猫头滴水,花鸟逼真,八卦封印,太平烙痕,尤显佛门圣地清净。

进庙门左右是和尚休息的厢房,禅房,和生活用房,厢房带外走廊,直通后面大雄宝殿,走廊外花开锦绣,庙中间一根旗杆,飘着一个大大的佛字,旗杆向北一个条形装硕大的香炉鼎,余烟缭绕,几个墨黑的带顶的香炉也分布四周,紫气升腾。

大雄宝殿,气派非凡,门窗格花,雕花浮像,无不显示能工巧匠的匠心演绎,四面玲珑的庙宇屋顶,恢宏壮阔,飞檐斗拱,层层木叠,珠联壁合,柱梁飞架。细看屋檐山尖,磨檐博山,砖雕龙凤呈祥,八仙过海,一块块都凝聚着水乡人的智慧。瓦顶上的貔貅,俯瞰着整个宇宙四周,清脆的风铃,传递着悦耳动听的声音,正中间的宝葫芦,仿佛凝聚着藏着无穷的智慧力量和幸福源泉,烘托的都是人间幸福。

拾阶而上,步入大雄宝殿,高大柏木镀金督天菩萨像,双目炯炯有神,凌厉的眼光仿佛能看穿世人的一切,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不寒而栗。据说这柏木菩萨,前身是一颗参天柏木大树,是发大水漂流到蒲塘里的,佛渡有缘村庙。后来蒲塘里的巧木匠就雕刻成督天菩萨,庇佑蒲塘里苍生。

据说村里的一位姜姓善人,捐赠两颗夜明珠做菩萨的眼睛,再纯金镀色,所以那时整个东台,兴化地区的菩萨,都没蒲塘里的菩萨神奇,精神,有灵性,与众不同。蒲塘里人那时有个说法,走遍天下看菩萨,没有一个菩萨神韵超过蒲塘里的菩萨,大有看尽菩萨无数,唯我蒲塘里菩萨独具慧眼佛心。

蒲塘里每年的三月初八庙会,庙里的菩萨都要请出来身披盛装巡游,督天菩萨,土地菩萨,观音菩萨,财神菩萨等。众人虔诚祷告祈福敬神,摆上猪头,雄鸡,花鱼,人称“六只眼”。点上蜡烛,叩头,烧香,烧黄元。这时有马弁口中穿透钢钎,手持一根铁棍,配以铃铛摇的哗哗作响,一手提宝剑,在前面开道,加上面目狰狞,凶形恶煞模样,所到之处,众人唯恐避让不及。谁就是被马弁敲也一下,也不敢不敬,谁叫你挡了神,菩萨道路,所以马弁很快就校出一条路来。舞龙队都会紧随其后绕行迎街,不时鞭炮响起,热闹非凡。

蒲塘里那时一个村有四条龙,加上四乡八邻的龙队,可谓群龙舞祥瑞,激荡风云起。一个龙队十六七八个人,一人手执龙球,在前引路,前后左右,上下翻动,龙身紧跟着龙球转,各个手持龙身舞棒的紧紧相随,时坐,时仰,时站,动作协调一致,龙身圆润,气势凌厉,宛若真龙再现。还有花样盘龙,追尾,穿越,龙身起跳,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还有摆花船,踩高翘,挑花担,打莲湘......好一派祥和喜庆乡里庙会。

蒲塘里人都说,前庙不大,后庙不小,其实后庙比前庙大不少。后庙坐落在河东庄后头,前庙东巷道向北五六百米直通再微弯就是后庙。西是龙岔港,向西北十几米就是蒲塘口子蚌蜒河,庙后是河,后来为了去庙北边垛子,挑了坝头连着后庙后面。庙东是河,只有前面连着庄子。

后庙是标准化的四合院,庙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禅房,藏经室,和尚,方丈房一应俱全,方丈传经播教,弘扬佛法,香火不断。后庙曾与东台西溪的泰山寺和茅山的景德寺齐名,佛教文化的发展,佛教思想深的民心。以前后庙有个寺名,已经无人记得名字了,蒲塘里人都习惯叫后庙。

后庙有个传说,说当年有位得到高僧,在后庙做方丈,因其武功盖世,经常指点村里一些青壮年,一传十 十传百,引起一些人关注和妒忌。有一位好事者,从江南乘船寻蒲塘里而来,在后庙广场上大呼小叫,武者叫嚣着叫小和尚通报,说有一武者前来讨教切磋技艺。

大声的喧哗已经引起了方丈的注意,方丈看其来者不善,不愿直接面对,怕伤及无辜,就扮着一位扫地的和尚出来,手抱一把扫帚,出来作揖颔首,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为师出门传教,暂时未归,施主改日再来吧。

武者哪里肯依,我慕名而来,岂可就这样而回,你个扫地和尚一定是骗我。说完直奔方丈而来,方丈一看其来势汹汹,遂闭目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单手扬起扫帚,一声大喝,气运丹田,手向外一发力,扫帚枝半空之中,竟然皆成粉末飘落下来。

武者看得大惊失色,一个扫地和尚竟有如此深厚内功,那他师傅不是更加高深莫测,就这扫地和尚,自己都难应付,还想挑战他师傅,自己学艺不精,别丢人现眼了。武者脚下立马止步,双手作揖,对着和尚恭敬地说了声,冒犯大师了,多谢师傅手下留情,我一定痛改前非,从此一心归佛向善,说完转身就走了。

方丈智退武者的事,一直在蒲塘里人口中相传,教育后辈不能目中无人,要虚心好学,蒲塘里人淳朴善良的民风,至今一直沿袭。

后庙那时有一颗红枣树,院外两颗白果树,传说张士诚当年兵败从苏州撤退,张士诚发誓一定要打回苏州,吩咐军士一路留下记号,栽插红枣树,和白果树。红枣树意思他年之后,鸿运当头,卷土重来,根据所留记号,找寻回苏州的路线,打回苏州,一洗兵败之耻。白果树,意思手起三尺白利刃,挟裹张字大旗,直插苏州。

可惜被朱元璋追兵几轮回和冲杀,斗气全无,退到蒲塘口子时,离草堰已经不远,士兵栽下红枣树和白果树以后,张士诚仰天长叹,悔恨当初不听劝告,定都苏州,如今兵败,何颜见江东父老?遂吩咐军士不在栽插红枣白果树,自己已经无心恋战,重回苏州了。

说来也怪,蒲塘里后庙的红枣长大以后结果,一直都是无核,天意说明张士诚已经无心恋战之由,故红枣无核无心。白果树也是光长个,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就是不结果,说明张士诚斗志消融,无心无结果之意。

我有幸聆听当时蒲塘里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先生口述,事实我也曾见过毁灭后再次重生结果的红枣树,当时诊所的二先生亲自给过那树上的枣我吃,二先生故去之后,红枣树没人看护,也被人为毁灭。以及院外的两颗白果树,也是毁灭后又重生,长到碗口粗的白果树后来毁于雷击。

前庙后庙,一直是蒲塘里人心中的丰碑,昌盛教化,佛学传教,善行德升,佛渡众生。古风悠悠,岁月转换,谁料前庙后庙,没有毁于战乱,却毁于十年浩劫中,被拆了填进龙岔港河,包刮东西的土地庙,都未能幸免。所以,蒲塘里夹沟桥,南北三四百米,都是瓦砾,小时候在夹沟桥游泳不要怕踩淤泥,篙子撑船都是格格地响。硕大的柏木金身督天菩萨,大火整整烧了两天。金光闪闪的姜氏族谱,家谱,也被好事者投进烈火。那是一种千年未遇的村殇呀,只有地道的蒲塘里人才知道那种刻骨铭心的心痛。蒲塘里人的丰碑啊,那一刻土崩瓦解了。

现在的蒲塘里人,就只记得“前庙广场”这个过去的古庙代名词了。

(后记)

蒲场(古称蒲塘里),古代隶属海陵(今泰州)西溪(今东台)明清时期属东台县第八区,蒲场属沈土仑乡。民国32年4月,划归海安,民国33年划归兴东县,民国34年8月,兴东县圩南区划分为溱北区,蒲场区。1949年5月划归兴化。唐刘1956年设乡,蒲场属唐刘乡,唐刘乡1958年改公社,1979年重设乡,那时蒲场是唐刘乡最富裕的村庄,朴实善良勤劳的蒲场人,培育出大批优秀人才,80年代每年都出好多大学生,曾经被兴化日报,兴化广播电台多次播放报道,称为状元村,经济上曾南有周黄,北有蒲场,挂帅全乡,唐刘乡1996年建镇,2000年唐刘镇划归张郭镇。蒲场也就成了张郭镇最北方的一个自然农业大村,有1600多人口,6个村民小组,没有工业,农业为主!新时代,希望蒲场村能有新的发展机会,再谱新章!

2019年9月11日,兴化市乡村合并。一纸红头文件,最终确定,蒲场,唐刘,杨家三个村合并成新的唐刘村。行政上从此没有蒲场村的序列,蒲场村野史传说无数,有正史可查600多年的村历史,最后消失在振兴乡村,优化村庄建设的活动中,令人嘘叹不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 蚌蜒河从邵伯河这里出发,一路向东,七弯八拐,最后流入了东台河。在这路途之中,经过一个著名的古渡口——蒲塘口子。...
    鲁麟文薮阅读 2,464评论 12 27
  •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UI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影小轩阅读 427评论 0 0
  • 问题:如何保证消息队列的高可用啊? RabbitMQ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因为是基于主从做高可用性的,我们就以他为例子...
    gaojieqing阅读 844评论 0 1
  • 昨晚和今早用了6个番茄的时间,读完了W.timothy Gallwey的 《身心合一奇迹的力量》。 作者...
    davidlita阅读 74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