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暑假,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的广告铺天盖地,宣传的文案也足以让人心动。家长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给孩子报了什么班?好像不给孩子报一个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孩子的亲爹亲妈。
家长为什么会热衷给孩子报班?大概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孩子期末成绩太差,想利用假期好好补补,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2、孩子平时成绩还不错,想利用假期时间拔高一下,希望开学能够有更大进步。
3、假期父母都要上班,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天天在家睡觉,玩游戏、看电视。与其让孩子在家浪费时间,不如送到辅导班,好歹也能多学点东西。
4、别人家孩子都在补,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补,怕开学就落后了。
5、利用假期时间,培养一下孩子的特长、爱好。
孩子忙碌了一个假期,最终效果怎样呢?
有些孩子整个假期都在辅导班之间穿梭,暑假过得比上学还累。每天去上辅导班都是一场战争,去还是不去,是每天都要争论的话题。有的孩子补了一个假期,开学还是老样子,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往往会感慨,付出这么多,为什么还是没有效果呢?
那是因为家长只是一味地给孩子补知识,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
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为什么同在一个教室,同样的老师教,学生最终的成绩差距却很大呢?抛开智力因素来说,更多的是学习习惯上的差距。
每次监考的时候不用看学生的卷子,单凭学生做题的状态、一举一动就能知道他们的成绩怎样。
有些孩子做题的过程中,凝神静气,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投入的状态。他们好像绷着一股劲儿,埋头苦写,写完又开始重头一遍遍检查,一直到交卷的那一刻才长舒一口气。
有些孩子,从拿到卷子开始,就如坐针毡,迟迟静不下心来。哪有风吹草动,都能牵动他们的神经。他们会时不时停下笔四处张望,看一阵,笑一下,再接着写。
有些孩子,做题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只有一只胳膊在桌子上。一只手写字,另一只手在下面一刻可不闲地玩着橡皮,纸片,甚至是玩具。
有些孩子,拿到卷子,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扫一眼题目就匆匆作答,只图赶紧完成任务,整个考试连草稿纸都没有用过。
有些孩子,书写很差,字写得快飞了。没写几个字就停下笔,用涂改带,橡皮一阵抹。卷子写完,到处都是涂抹的黑坨。
还有的孩子,写完卷子就觉得万事大吉,坐那悠闲地玩着,甚至是趴在桌上睡觉。
假期需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补习惯呢?
1、认真读题的习惯。很多孩子卷子发下来都会感慨,这些题都会做,就是看错题了。这看似小问题,实则是孩子习惯上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进行刻意练习。假期写作业的过程中,要刻意引导孩子去读题,圈关键词。否则,一味地以完成作业为目的,最终收效甚微。
2、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如果说平时学习忙,没有太多时间练字,那么假期时间就比较充裕。
3、阅读的习惯。有些孩子学习跟不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理解能力差。假期可以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那些平时忙于作业,无暇看书的孩子,假期更是要多花时间阅读。
4、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一部分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不敢放手,孩子写作业、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没等孩子去思考,家长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这种做法致使一部分孩子有了依赖思想,只要遇到不会的题,就习惯性等着有人来帮助。可是,考试的时候谁能帮助他们呢?
5、检查的习惯。很多孩子都以为作业写完就结束了,往往忽略了检查这个环节。检查的时候可以再重新读题,看有没有审题错误。可以看看草稿纸,有没有计算错误,有没有忘记带单位或者抄错数字等等。
6、整理反思的习惯。面对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很多孩子只是单纯改错就完事了。其实拿到作业和试卷,可以花几分钟时间,看看错了哪些题?为什么错?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这次作业全对,那这一类题的做题方法是什么?我是怎样做到全对的?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同时还可以把一些错题、典型例题整理在错题本上,把经验和教训总结在旁边,经常看一看。这样可以把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以后做题出错的几率就小。
7、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很多孩子学习不讲究效率,大把的时间被浪费了。假期时间充裕,如果不合理规划,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可以让孩子的假期生活有规律,时间安排相对固定,这样孩子知道什么点儿干什么事。另外,为了提高效率,可以让孩子自己计时,每一项任务花费了多长时间,而不是任由他们无休止地耗下去。
8、生活习惯。其实生活中的小习惯,看似跟学习没有太大关系,实则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乃至以后的生活。假期可以从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
其实习惯的培养远不止这些,今天先挑了最主要的几个讲。明天将讲一下,面对孩子的期末试卷,我们应该怎样诊断?假期怎样给孩子补知识上的欠缺?